“我是穆罕默德——”
在我借着暖手包的掩护、偷偷打开纸条后,就看到上面的第一句话如此写道。
一阵短暂的怔愣,我转头看向死死抱着我胳膊的小女孩,心里忽然泛起一阵恶寒,不过我并没有把她推开。
一方面是我还需要她的暖手包作掩护,偷偷查看纸条上的其他内容。
另一方面是纸条上的字体很娟秀,甚至有点像幼圆体,所以我在恶寒之后突然想到,这句话可能不代表“小女孩”是穆罕默德,而是说这些内容来自穆罕默德。
事实证明我没猜错,因为紧随其后的第二句是:“如果你能看到这份留言,说明‘Aether-xI’的研究已经成功、并且我们赌对了。”
我的视线在“赌”上停留了半秒,最终还是忍下骂街的冲动、继续看起了后面的字。
“如果你此刻感到愤怒,我将表示理解、并致以诚挚的歉意,因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计划。”
“‘Aether装置逆向工程联合攻关’在现阶段的目标,就是让‘刘晓星’可以像正常人类一样,工作、学习、甚至包括‘入梦’这种只在意识层面进行的活动。”
“按照原本的项目规划,‘刘晓星’会在两个月后进行评测、再决定是否进行‘入梦实验’,但杨佩宁打乱了这个节奏,所以我们只能冒险来试一次。”
“你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阻止杨佩宁的计划——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具体要做什么,但我们认为如果是你的话,一定可以阻止他。”
“之所以没有在入梦前告诉你,是因为这次剿灭E。c。S。o的行动太轻松了,我们很难不怀疑杨佩宁另有图谋,必须警惕他在我们的附近安插眼线。”
“另外,你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在现实中还有备用计划,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法阻止杨佩宁,就请你尽量在‘梦境’中拖住他,其他事情会有人去处理的。”
“……”
后面大概还有十几个字,但这张纸条只有巴掌大,写字的人又没做好事先规划,所以结尾部分的字体几乎和芝麻差不多。
如果换成一个安稳的环境,我应该还能辨认出来。
但在这辆过山车一样的雪地车上,还要躲着“杨佩宁”、从一种别扭的角度偷偷的看,我感觉眼珠子都快抽筋了,也没看清那十几个黑点是什么字。
不过直觉告诉我这不重要。
从整体内容来看,这段内容应该是穆罕默德口述、刘晓星入梦之后的代笔,而从前面的措辞习惯来看,最后那十几个看不清的字,大概就是什么“辛苦了”之类的片儿汤话。
我一直不喜欢这种虚伪的客套,不过出于谨慎,我还是偷偷把纸条塞进口袋,准备找个机会再仔细研究一下。
与此同时,刘晓星见我看完纸条、也慢慢的坐正了身子,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闲天。
话题还是小孩子那种天真烂漫,但我已经知道她在伪装,所以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不过这种感觉没有持续太久,我看完纸条后、又过了大概两三分钟,雪地车就开上一片更加崎岖的冰原。
我甚至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在突然的晃动中撞上车窗——没感觉到太强烈的疼,但是血几乎立刻就流了下来。
冰凉坚硬的车窗和恍惚的眩晕感,体现出一种最直观、也是最不容忽视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