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可能听到了我的声音——也可能没听到,我不知道。
总之我看到的就是,她隔着结了白霜的车窗、怔怔的盯着我看了两三秒后,茫然的眼神忽然融化成一种生动的欣喜:“011哥哥?!是你吗?”
“011……哥哥?”
我狐疑的咂咂嘴,眉头也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一方面是我能基本确定、眼前这个小女孩就是我在找的刘晓星,但她现在的声音、和龙卷风警报时的声音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是“哥哥”这个称呼,让我莫名有种被占便宜的感觉,可还没等我琢磨明白,“杨佩宁”就按了个什么地方,雪地车的后排车门也随之打开。
那肯定是他控制的,因为雪地车的后排没人。
“上车再说。”
“杨佩宁”反手指了指后排,声音是从打开的车门里飘出来的:“极夜快到了,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罗斯岛的麦克默多科考站,还有一支队伍在那边等我们。”
我本来已经拉住车门,听到这话忽然一怔:“你把她也带过来了?”
“杨佩宁”狐疑回头:“谁?和你一起那个女的?”
我“嗯”了一声,“杨佩宁”却没再解释什么,只招了招手示意我先上车。
无奈我也只能先听话照办,刚钻进车里还没坐稳,副驾的刘晓星又道:“布雷恩爷爷,我能去找011哥哥一起坐吗?”
话音落下过了半秒,“杨佩宁”正要点头的时候,我突然心里“咯噔”一下:“你叫他什么?!”
“布雷恩爷爷!”
刘晓星又说了一遍,而且可能是怕我听不清、还专门用了英文的发音。
这下我的心里不再“咯噔”,而是像心律失常似的突突直跳!
我没见过、也不认识布雷恩,甚至几乎没听过这个名字,而我上次、也是唯一一次听到“布雷恩”,就是听刘晓星说出来的。
两人之间的具体关系我不清楚,不过从刘晓星给出的信息来看,这个人应该是“晓星工程”的研究人员之一,并且掌握一定权力、甚至可能是项目主导。
如此一来,刘晓星此刻称呼的“布雷恩爷爷”,就很值得研究一下了。
“称呼”代表“身份确认”,而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现在一共有两种可能——
首先是此刻坐在驾驶位的、那具“身体”最直接的外在身份。
之前杨佩宁——或是秦玉林——给这具身体染了头发、用来冒充利亚姆,所以这具身体肯定不叫这个名字,而他又是个外国人,所以是有概率叫“布雷恩”的。
不过这里面存在一个“变数”,就是刘晓星在入梦之后,还能否继续的“透过表象看本质”。
刚才在我上车之前,她盯着我看了两三秒,随后便认出了我的身份,似乎说明外貌和入梦并不会影响她的“功能”。
但这也可能是“杨佩宁”去开车的时候,就说过接下来会见到我,所以并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
至于另外一种可能,自然就是藏在“利亚姆—杨佩宁—秦玉林”之后的、真正的杨佩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