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事件&rdo;。
这场令人毛骨惊然的恐怖行动,来如迅雷去如疾风。经过近4天的血腥杀戮之后,
天皇一道圣旨,镇压了叛乱。在叛乱的第3天,东京重归平静。然而,法西斯的统制
派却在剪除异己的同时,借机控制了政府。在&ldo;二二六事件&rdo;后成立的广田内阁,
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出现的军部傀儡。陆军和海军的首脑们通过一纸恢复陆海军大臣
现役武官制[注]的法令,而掌握了挑选每届内阁陆相和海相的特权。这样如果高级
军官对内阁政策不满,就可以通过召回陆相和海相的办法搞垮内阁。军部实际上控
制了内阁的政策。
广田内阁上台伊始,为服从法西斯的意志,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于8月通过了
《帝国国防方针》和《国策基准》,确立了&ldo;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
向南方发展&rdo;的根本国策。接着11月又和德国签订了《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迈
出了和德国法西斯结盟的第一步。
向南方海洋发展,很显然主要矛头是指向美国。因此《国策基准》要求大力发
展日本的海军和航空事业。这给了山本五十六大显身手的机会。山本五十六在就任
海军航空本部部长后,针对当时海军航空兵物资、经费不足的情况,建议大角岑生
海军大臣召开航空队司令官会议,集中解决油料、器材不足的问题。但在根本解决
对飞机的态度问题上,山本还是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在日本海军中,大炮巨舰主义当时仍居主流地位。大炮巨舰主义主张排水量大、
火炮威力猛的战列舰是海战中的决胜兵器。日本大炮巨舰主义战略始自日俄战争中
的日本海海战,日本装备了巨炮的战列舰一举击沉多艘敌舰,大显神威。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的日德兰海战,英国投入使用&ldo;无畏&rdo;级和&ldo;超无畏级&rdo;的巨型战舰,将
大炮巨舰主义推向高潮。然而,在航空母舰和航空兵诞生以后,&rdo;这种大炮巨舰主
义已经受到严峻挑战。山本从建设与美国相抗衡的日本海军出发,对这一趋势认识
得非常清楚,因而力主航空第一,但他的思想并不为海军首脑所接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英美三大海军强国海上军备竞赛的越来越公开化,
日本海军当局在与美国进行竞赛时仍坚持传统的大炮巨舰主义战略。193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