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修远看了信笺之后,便放在烛火下焚成灰烬,这才对谭副将道:“传书给秦将军,援军卿曲关,另,传令下去,兵分两路,右翼军驻守凉州,左翼军随本侯入卿曲关。”
谭副将拱手:“末将领命!”
大燕八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青帝援军巫疆,领军三十万亲征北魏,出征那日,整个燕京城的百姓相送十里,燕门城下,擂鼓声声,万人恭送。
唯独常青没有来。
昨夜,他说:常青,莫要去送我,不然我会舍不下的。
她倒真没来,燕惊鸿只觉得心头空落落的,心里念想得紧,还未分离,便已相思,大概就是如此。
“全军听令,”燕惊鸿手持长剑,一身银色的戎甲,高声道,“出兵!”
百姓高呼万岁,目送燕军出城。
七日后,燕军已过万江,离北魏边疆不过百里。
“陛下,”长福小跑着上前,“宫里来信了。”
燕惊鸿勒住马,接过长福递上来的信,方看完,一张俊脸便沉了颜色,翻身下马,朝后看去。
长福不解:“陛下,怎了?”
身后,是二十万大军,燕惊鸿一声令下:“全部把头抬起来。”
虽不明圣意,但也无人敢有一分违背,唯独步兵之中,有一人身影瘦弱,低着头,身后,背着一把古铜的长剑。
燕惊鸿走过去,缓缓抬起那人的下巴。
长福目瞪口呆,倒吸一口气:我的小祖宗啊,怎么就偷偷跟来了。
这匿于步兵中的将士,正是常青,一张小脸抹得乌黑,唯独一双琉璃似的眸子,亮得惊人。
“惊鸿。”
不知为何,常青有些没了底气。
燕惊鸿不应她,久久,只说:“我让林劲送你回去。”
她眼眸清凌,毫不迟疑:“我不回去。”
她啊,总是倔强得很,一旦认定,就奋不顾身。
燕惊鸿无奈,柔声哄着:“听话。”
常青不吭声,铮铮地看着燕惊鸿,眼神十分坚定,他有些束手无策:“常青,刀剑无眼,很危险的,你回去好不好?”
常青很果断地摇头:“你知道的,没有谁比我更熟悉战场。”
确实,诚如她所言。
上一世,她战于沙场九年,两次差点没命回来,大伤小伤更是不计其数,这一世,叫他怎么还舍得她冒一丝风险。
燕惊鸿撇开眼不看常青,不由分说:“林劲,将夫人送回宫。”
林劲上前。
常青抓住燕惊鸿的手:“惊鸿,让我跟着,你若现在送我回去了,也断然关不住我。”
她既然能瞒着他行军七日,要再逃出来,也易如反掌。
燕惊鸿一时拿她没有半点法子,却也不由得她胡来。
“惊鸿,”常青扯了扯燕惊鸿的袖子,放软了语气,像央求着,软软糯糯的,“不要赶我走,让我跟着你。”
她强硬冷漠惯了,极少这样服软,燕惊鸿哪里还舍得拂了她的意,叹气,他只得要求她:“你不准出战。”
常青回答得很快:“好。”她可以偷偷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