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序?做什么好了,哈哈!当然是李太白的脍炙人口的佳作《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舍它其谁?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一阵诵读,我终于发现自己实在是有些太强大了,这不,自己都被自己给感动了,好诗!真的好诗啊!
“三郎真乃我大唐诗仙啊!”
萧瑀老爷子还真的被这一首序给说哭了,不仅仅是他,就是连一干文臣们都是哭的稀里哗啦。
什么?父皇都哭了,这到底怎么回事,难道说这诗还真有这般大的魅力不成,不过应该不会吧!为什么后世之辈朗朗上口,竟是没有一人这般泪流满面,难道说大唐的都是些精于表演之流,不过这萧老爷子应该不是吧!
“宋老国公,您这是?”
“感动啊,感动啊,不想三郎这般重兄弟之义,却是不由让老夫想起当年兄弟之情啊,只可惜如今都垂垂老矣!”
熟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萧瑀这句话还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这诗本就是抒发兄弟友谊,更是表达人生短暂、为欢几何?
至于父皇此刻为何流泪我也是总算明白了,难怪为何历史上李世民会将自己十三子、十四子分别过继给隐太子建成、巢刺王元吉,可以想象原来兄弟们之间还是存在感情的啊!
------------------------------------------------------------------------------------------------------------------
“三郎,快过来,快告诉我与你母亲,此为何物啊!我看宫中的‘玉尖面’也是有所不及啊!”
史称杨妃与长孙皇后关系甚好,看来说言非虚,这不,二人一路有说有笑,一起在我那‘狗不理’包子面前大快朵颐。
“皇后娘娘,此物名为‘包子’,却是与长安街上的面食有异曲同工之效。”
“哦,原来如此,不过三郎,此物是何人所制啊!”
何人所制,除了我还能有谁?当然功劳不能都算在我头上,要是表现的太过惊世骇俗也就不好了,没办法,厨子啊!这锅你就替我背了吧!还好这包子你也会做,就是皇后要考你应该也没问题,但我想来这皇后娘娘总该不会也在我家弄厨子吧!
“皇后,此物正是我家厨子所制。”
“哦。”
长孙皇后竟是一脸的得意。
什么?又要咱的厨子,你们这些人啊,下次要是再来的话,自己下厨房去做去,我这可没厨子再用了。
……
“三郎,刚刚听说你在那些个老臣那边饮了一首什么序,如今恰好月仙也在这里,她可是有名的才女,不如你二人各自写上一首,让我们开开眼界如何?”
说话的是我姑姑丹阳公主,薛万彻的老婆,只是咱真搞不懂,为什么咱这个姑姑就这么八卦。
“是啊,是啊,三郎,要不你们小两口就提前夫唱妇随嘛!”
对于这些,我倒是没什么,本来脸就厚,不过咱却是偷偷瞥了一眼仙儿,毕竟女孩子家的脸皮薄,再说这婚期也还没定,仙儿却早已是满脸羞红。
作为一个男人,却是应该为自己的女人担当责任,然而就在我欲要借故推托之时,仙儿却是开口了。
“既然诸位姑姑、姐姐要听,那月仙就冒昧了。”
声音不大,却是很甜,不曾想这小小身躯竟还有这般勇气啊,不愧是我李恪未来的老婆。
“瘦影凭栏望九州,月冷西窗一枕秋。玉笛无端萦旧梦,纤毫有意写新愁。凄凉点尽三年墨,寂寞堆成几阙楼。彻夜燃情温烛泪,相思半卷寄吴钩。”
看来闺中呆久了,还真是竟是寂寞啊,要不怎会写出这般哀愁的怨词呢?
“月仙此言差矣!待本王也来上一首!”
此言一出,月仙却是一怔,忽的却是莞尔一笑。
“蜀王殿下请。”
当然我哪会什么诗,不过这事不能也得能,那是关乎自己老婆的事,男人不能说不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短句虽说在初唐不是很盛行,但也不代表没有,所以一首长短句她们也没有用太多奇怪,不过词的意境太深,她们却早已深深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