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翼奢望的看着大龙,意思是,我就出去一次,你帮我看着玄月山。
大龙当作没看见,眼睛故意扭到别处,说道,“得了,今晚上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我明日就去。”
留下发呆的左旋翼独自矗立山头。
看到这束红色花火的,不止玄月山上的人,当然还有大夏兴庆城的女人。
红色烟花已经消失,柔儿望着天空,她的女儿已经有所行动。
柔儿的大脑用最快的速度罗列出数个计划,选择了一条最为有把握的一个,点了点头。
月儿,娘会与你一起!
然而有些事情,并不是只有身在棋盘中的人未雨绸缪,观棋的人,也承受着急切的下一步。
契丹国,上京城,临潢府。
太子大殿,灯火通明,婢女们战战兢兢的换上热茶,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他们的太子自从大宋回来之后,虽每日国事照常批阅,却没有以前那般费时费力,好像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等着处理。
太子每晚都会坐在小几旁,将数张呈来的密保细细琢磨,眉头永远皱着,脸色一沉不变的阴暗。
一次一名婢女无意间将茶杯碰洒,水渍将那些纸张侵潮了一部分。
太子勃然大怒,立刻吩咐将那名婢女拉出去乱棍打死。当时婢女吓的脸色煞白,不停地磕头求饶,望太子饶她一命。
两名侍卫将婢女拖出殿外。
太子冷着脸,置之不理,后来似乎又想起了谁,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微笑,命令道,打十板就成。
即便如此,以后这宫女们做事更是加倍小心,谁也不想没事挨板子玩儿。
今日已是,太子脸色本就不好看,在将一封密报拆开看了后,脸上更是犹如下雪,并夹杂着深深地忧虑。
密保上说,八贤王联合升国公主已经开始部署,目的只有一个,在柳月儿尚未到达吐蕃之前就去赴黄泉,并且势在必得。
太子起身,攥着那张密报走出殿外,望向天上的明月,沉沉细语,“阿里,若为四海升平,但,我却会悔恨一生。”
悉悉索索的脚步声传来,一件暖和的披肩搭在肩头,温柔的女子说道,“太子殿下,夜深了,早点歇息吧!”
太子扭头望去,一张与阿里八分像的小脸对着他微笑,他抬起手,将小脸儿轻轻抚摸,眉宇间透漏出复杂,轻声说道,“你先歇息吧!”
那张原本开心的小脸儿闪出一丝失望,耶律阿里,难道我萧观音今生都只能做你的替代品吗?
随即又堆满笑容,“好!”默默扭身离开,双眸中泛出冰冷与不甘。
汴京城,皇宫内。
一席秋雨一席寒,天空昏暗压抑,似要再下上三天三夜的雨才能将这世界冲洗干净。
当身穿女护卫服的柳月儿再次出现在赵祯面前时,赵祯没有问她去了哪儿,也没有问她为什么又回来。只是云淡风轻的说了五个字,“随朕上朝吧!”
月儿点头。
有些事情,不问,不代表不知道,只是彼此心中的决定还徘徊在边缘。
月儿现在还肯回到朝堂上,就是利用赵祯对她的摇摆不定,进行观察,从而对那幕后人的意思作出最终判断。
从某些角度来讲,她是卑劣的,因为她利用了赵祯的情愫,可赵祯也同样利用着她的与众不同来换取大宋的宽裕,说到底,他们是同一种人,所以,不管结果如何,他们谁也不欠谁。
宣德大殿内,朝堂上。
文武百官对柳护卫的出现依旧心照不宣,似乎人家柳护卫会不会随着皇上上朝,已经是人家的自由,没人会多嘴的再去问上一问。
大殿上回荡着国泰民安,大肆丰收的喜庆消息,百官们有站着睡着的,有面欢喜的。
月儿瞄了瞄他的男人,刚毅的脸旁,威武的身姿,这世上有谁比他英武帅气?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公鸭嗓子响遍宣德殿的每一个角落。
“臣恭送皇上~”
赵祯起身,似又想起来什么事情,云淡风轻的说道,“朕决定,大宋与吐蕃联姻不必等到元宵节,一个月后便随吐蕃使节启程!”
“皇上英明~”众臣齐呼。
月儿脑中一怔,赵祯怎么变了决定?难道他发现我和沈让的举动?不,我与沈让用的是玄月派的传信方法,赵祯绝对不会知道,那又是什么事情让他将公主和亲的日子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