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愧是大明的铁血皇帝,皇帝发话了,大臣们就要动起来。
】
【在这十四年间,朱元璋试了很多的户籍政策,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终于诞生了令朱元璋无比满意的一整套政策。
】
【户帖制度+黄册制度+里甲制度+鱼鳞图册。
】
【户帖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时候试行的一种政策。
】
【这种政策的提出者是宁国知府陈灌,户帖就相当于个人身份证。
】
【我们现在的身份证都是自己手中一份,然后在数据库中备份一份,只需要联网就能查询。
】
【但明朝没有这么先进的科技,他们只能想尽办法来防止别人伪造户帖。
】
【首先制作户帖的纸都是特制的,基本上只有朝廷特别委托的造纸处才能制作,然后,户帖都是一式两联,第一联籍联交由官府保管,第二联户联才是百姓们自己保管。
】
【除了纸需要特制之外,防伪的骑缝印也被应用在了户帖上,印章和专用的户号需要印制在两联的交界处,两联各占半印。
】
【只有百姓们手中的户联和官府手中的籍联相互结合,融为一体,才能证明户帖的真实性。
】
【户帖上也会写明白这个人的籍贯,出生日期,与户主的关系,工作,家庭住址等信息。
】
【为了能够追责到人,还需要官府负责户籍的官员在每一张户联上签字,一旦出现问题,这个签字的官员就是第一个被问责的对象。
】
【怎么样,看起来是不是很先进?但是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这种手写的户帖基本不能更改,所以除了婚丧嫁娶之外,户帖一经写定,就把人直接框死了。
】
【我们现代都觉得好用的制度,有没有满足朱元璋的需求呢?】
【老实说,并没有,因为除了这些之外,朱元璋还想要知道百姓们每个人的财产,包括了田产、蓄养的牲畜和积蓄等,甚至是百姓们的财产变动他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但此时也没有比户帖更好的制度,所以这项制度就暂时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手中存活了下来。
】
{原来身份证这种东西在明朝就有了?}
{应该说历朝历代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太一样,毕竟制定户籍制度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进行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