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婚,谁能入宫为妃。”
赵姨娘斜睨着她,饶有兴致道:
“凤丫头,你怎么跃跃欲试?”
“胡说!”
王熙凤即刻否决。
赵姨娘盯了她许久,突然挽着其手腕,笑靥如花道:
“怎么会少了凤丫头。”
望着她捉弄的笑容,王熙凤美艳不可方物的脸颊渐渐滚烫,小声问:
“你何时知晓?”
赵姨娘轻笑了两声,“环儿还是百户时,我给他清洗飞鱼服,看到内襟的胭脂印,那时便猜到了,故作不知罢了。”
王熙凤稍显尴尬,抿唇不语。
然而。
赵姨娘加重语调,脸颊笑意更深:
“她们都知道了,同在屋檐下,你做得再隐蔽都有破绽,林丫头宝丫头全都知道,时不时跟我说你呢。”
王熙凤脸蛋酡红,别过脸去,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姨娘倒是非常认可凤丫头,搂着她低低道:
“环儿是皇帝,礼制他说了算!
!”
。。。。。。。。
。。。。。。。。。
同一天,翰林院气氛肃穆,群贤列座。
内阁诸公和六部尚书都在,包括翰林院资深大儒,还有宗人府代表“太上皇”
贾政。
今日便要议定三个国号年号,让陛下做决定。
礼部尚书率先开口,悠悠道:
“贾氏溯源,源于殷商末期贾国,以国为氏,又担任虞官,我建议国号为“虞”
,大虞帝国,江山社稷长久无虞!”
话音刚落,学识渊博的翰林院大儒登时否决,肃声道:
“殷商末期的虞官是掌管山川野兽,以虞为国号,你委实可笑!
!”
礼部尚书不敢再言。
至于贾政虽坐在首位,却一声不吭,他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兵部尚书小心翼翼道:
“陛下武力盖天,神威笼罩万万里,若不如就以武为国号,大武王朝!”
群臣都看透了他的小心思,兵部尚书当然希望江山偏武。
众人同时否决,礼部尚书冷笑道:
“陛下登基之前就制定了前所未有的利民国策,免田税八年,摆明了注重文治民生,陛下的赫赫功绩在华夏史书上都格外璀璨,何需以武为国号炫耀?”
兵部尚书也不说话了。
群臣继续议论,接着便是“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