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翔看了眼楚瑶,问道,“瑶儿可是记得上一世,圣上最后派谁去的巴蜀?”
楚瑶迟疑片刻,缓缓脱口吐出两个字:“萧——逸。”
“萧逸?”
楚翔诧然抬头,脸上写满不可置信,“为何是他?
就算京中武将再不济,也不该派他去啊。
他是金尊玉贵的亲王府公子。
又从未领兵打过仗。
京中离巴蜀相距甚远,我大齐兵士要长途跋涉奔赴巴蜀,而南越人只需以逸待劳,又坐拥巴蜀城中充沛的粮草。
更何况,巴山蜀水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加瘴气弥重,大齐兵士匆匆赶到那里,也多会水土不服,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要他们如何攻下巴蜀?
齐越一战,大齐本就处于弱势,要想扭转不利局面,绝不是随便派个人去就行。
非久经沙场的老将精兵绝无可能做到!
圣上最后却派萧逸去,那不是让萧逸送死吗?
不可能。
谁不知道圣上极为看中萧逸这个侄儿,瑶儿,你肯定是记错了。”
“二哥,我没有记错。
就是萧逸。
原本圣上也不会派萧逸去的,只是事出有因。”
那之前,肃亲王府两位公子落水,一死一疯。
此事轰动京城。
京中沸沸扬扬盛传背后真凶乃萧逸。
肃亲王王妃小田氏在御书房门前跪求圣上严惩杀人凶手萧逸。
当时,圣上也是派人详细查了此案,但不知是圣上有意包庇,还是真的没找到真凭实据,反正最后没有给萧逸定罪。
只是小田氏同田皇后对此不依不饶,一口咬定,杀兄之人非萧逸莫属。
京中盛传此事,估计也是她们散布出去的话,力图以舆论逼迫圣上严惩萧逸。
于是,京中都道萧逸心狠手辣,为夺世子位,设计溺杀两位兄长,以下犯上其罪当诛。
那时京中不论上层圈子还是普通百姓都对此议论纷纷。
这件事闹得很大,不少人视萧逸为洪水猛兽、蛇蝎毒物。
后来巴蜀出了乱子,也不知道是谁最初提到让萧逸带兵收复巴蜀。
圣上许是被田家闹腾得烦了,许是被京中舆论逼极了,虽不愿,但为了平息众怒,还是无奈点头同意让萧逸离京奔赴巴蜀,收复失地。
楚瑶大致将事情起因说给楚翔。
楚翔皱眉听完,良久没有吭声,最后还是迟疑开口问道:“萧逸去了巴蜀,后来呢?他……可是活着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