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39章 道隐无名其中有象(第2页)

第39章 道隐无名其中有象(第2页)

"听这声音。"靖九抓起把稻谷任其洒落,"像不像你们丹田初生的炁感?"

尉能突然赤脚踏入谷堆,稻粒没过脚踝时她惊呼:"脚心在发热!"

"地气通过谷物传导。"靖九也脱了草鞋,"秋收时的土地最富生机。"

正午在柿树下歇息,靖九教众人"食光法"。他摘个半青的柿子,对着阳光透视:"看里面的脉络,就是最简单的行气图。"

尉净有样学样,却把柿子捏得稀烂。靖九不恼,取柿汁在她手心画了个符:"这样也能感受。"

日影西斜时,周至的城楼已在望。靖九突然让众人停下,指着路边一丛野菊花:"看这些花蕊的排列。"他吹口气,花粉飞扬中隐约显出螺旋轨迹,"这就是道运行的具象。"

晚风送来远处寺院的钟声,靖九的葫芦里桂花茶已然见底。他掸去道袍上的稻壳,轻声道:

"到了。"

周至躺在关中平原与秦岭北麓的怀抱里,像一卷被岁月浸透的竹简,轻轻摊开在渭水南岸。这里的土地极厚,一脚踩下去能渗出三千年文明的汁液。县城里的老槐树比县志的年岁还长,枝干虬曲如卧龙,树荫里藏着整部《道德经》的蝉鸣。

楼观台:紫气东来的道源圣地

楼观台蹲踞在终南山北麓,青灰色的殿宇依山势层层攀升,宛如仙人随手摆放的玉璋。此处是老子着《道德经》的玄牝之门,尹喜当年在此结草为楼,观星望气,终迎来紫气东来的圣者。

说经台上那株古银杏,相传是老子手植,两千年的金叶年年飘落如蝶。树下的"仰天池"终年不涸,水面浮着几片枯叶,倒映着历代文人题咏的石刻。炼丹峰上的八卦炉虽已冷却,但每逢雨雾天气,山间仍会飘起缕缕青烟,像是未熄的道火在吞吐天地元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重阳宫里,全真祖师的遗韵犹在。古柏森森,石碑林立,那些"活死人墓祖庵碑林"的遗迹,比武侠小说里的描写更显沧桑。道士们晨钟暮鼓的作息,与山间云雾的来去保持着同样的韵律。

周至人的灶台连着秦岭的物候。清晨最先醒来的是"翠峰饦饦"的铺子,这种用山泉水和面、木杠压制的面条,要在老汤里煮得筋道爽滑,浇上油泼辣子,再搁一撮香菜,吃得人额头冒汗才算地道。

正午的集市上,"黑河烤鱼"的焦香能勾住所有过客的鼻子。选用黑河里的野生鲤鱼,用果木炭火慢烤,鱼皮脆如薄纸,鱼肉却嫩得能吸出汁水。就着农家自酿的玉米酒,能品出秦岭雪水的清甜。

最接地气的要数"浆水面",用芹菜发酵的浆水做汤底,下入手工擀制的宽面,酸香透骨。老食客总要加一勺油泼辣子,红白相间的颜色,像极了关中汉子直来直去的性子。

二月初二的"药王会"是周至最热闹的盛事。社火队伍里,高跷上的"药王孙思邈"踩着八卦步,后面跟着舞狮、旱船、牛斗虎。老太太们挎着柳条篮,里面装着艾草缝制的香包,说是能驱百病。

六月六的"晒经会"别有玄机。楼观台的道士们会把《道德经》的雕版请出来晾晒,附近村民则晾晒衣物被褥,相信这天的阳光能祛除晦气。孩子们在经版间穿梭嬉戏,经文与童谣奇妙地混响在山谷里。

婚丧嫁娶的习俗里藏着古风。新娘出阁要唱"哭嫁歌",词调哀婉却暗含喜悦;白事上的"孝歌"反而高亢嘹亮,说是要送亡魂痛快上路。这种生死观,倒与道家"方生方死"的哲思暗合。

黑河峡谷里流传着"鱼姑"的传说。说是每逢月夜,会有绿衣女子坐在礁石上梳头,她的梳子是用鱼骨磨制的,梳过的水流会变成治病的神泉。如今仍有老人告诫孩童,莫要捡拾河边的骨梳。

在厚畛子一带,猎人间流传着"山魅"的故事。这种形似猿猴的精怪会学人言语,若在山中听见有人唤你名字,切莫回头应答。据说民国时有采药人跟着"山魅"走入密林,三日后归来,鬓发皆白,却从此识得百草性情。

最离奇的是"老子度牛"的传说。讲的是老子骑青牛出关时,曾在周至境内点化一头病牛。那牛后来化作石像,每逢农历二月十五老子诞辰,石牛眼中会渗出露水,沾衣不湿却能治愈眼疾。

周至的山水自带道韵。田峪河九曲十八弯,每一道转弯处都立着小小的山神庙;就峪沟的瀑布终年不冻,水雾里常现彩虹,当地人叫它"老君炼丹时溅落的火星"。

暮色中的楼观台最是玄妙。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说经台的金顶,整座山会突然安静下来,连飞鸟都停止鸣叫。此刻若驻足聆听,或许能听见两千年前的牛铃声,正穿过斑驳的碑刻,漫过苍苔覆盖的石阶,轻轻叩响今人的耳鼓。

在这片老子留下五千言的土地上,时间呈现出奇特的质地——道观里的千年古柏与田间的新生麦苗共享同一个春天,黑河里的游鱼与《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游弋在同一条河流。周至人早已懂得,所谓永恒,不过是春种秋收间,那一缕始终未散的炊烟。

喜欢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cc)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