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立马让开过道,客气的把人请进了屋。
外面围观的邻居们,听着几人的谈话,更加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纷纷在院里小声讨论着。
“那小孩就是要过继的娃吧?”
“肯定啊!
要不跟来干嘛?不过瞧他们家日子过的可不怎么样,你看看衣服上的补丁。”
“可不,小卦都洗白了,还不合身,一看就是哥哥姐姐传下来的,还倍儿瘦,瞧着就知道没少挨饿。”
“不说别的地儿,跟咱们院的孩子都没法比,街上碰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乡下孩子跑城里来找活路的。”
“你们还别说,这孩子要是真过继给老易,也算这孩子运气好,老易可不穷。”
“那还用说,每月八九十的工资,在咱们院头一份,他要是穷,咱们院其他人就该上街要饭了。”
众人纷纷感慨这孩子运气好之际,杨庆有刚和苏颖抱着小婉从医院回来。
说来也倒霉,小婉天天能吃能睡,平日里俩人也挺注意保暖,从未让闺女吃过一点苦头,结果小丫头还是感冒了。
关键不在感冒,关键在发烧,小额头都快烫人了。
这把俩人吓得,连夜抱着孩子去了医院,经过一宿的折腾,又打针又吃药,直至太阳高升才退烧。
俩人也不敢回呐!
又在医院逗留了一上午,见小丫头发烧没反复后,这才放心离开。
这不,刚进院,就瞧见邻居们都聚在穿堂那嘀咕,还时不时的往中院瞅几眼。
苏颖见状心痒痒,又不敢抱着刚退烧的小婉往人堆里扎。
只能冲杨庆有努嘴道:
“别愣着了,去瞧瞧怎么回事。”
“得令。”
杨庆有把娘俩送回屋,又给苏颖茶缸里倒上热水,这才放心出屋。
“婶儿,都聚这干嘛呢?”
“哦,庆有回来了。”
冯婶应了声反问道:
“小婉怎么样了?今儿一早没看到你人,问了春燕妈才知道小婉发烧了。”
“退烧了,这会儿正睡觉呢!”
杨庆有心有余悸道:
“把我们两口子吓得,哪敢耽搁啊!
出门时惊醒了春燕,这才跟她说了声。”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过去瞅瞅,让你朱婶跟你说。”
说话间,冯婶拉过来朱婶,然后便一溜小跑,跑去了倒座房。
杨庆有见状苦笑着看向朱婶,努嘴道:
“婶儿,怎么个情况?”
朱婶也是个妙人,指着坐易中海家门口的小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