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人间政道 > 第1761章 人情世故(第2页)

第1761章 人情世故(第2页)

两人相顾大笑,手挽着手来到堂屋会客区,服务员轻巧地端来茶水后便退下。

“南方温暖如春,回来不太适应吧?”

任老四下打量道,“说句实话我认为四合院并不舒服,甚至不如我们那边普通小楼房。”

聂华辉笑道:“确实不舒服,所以我跑到南方嘛,平时也就春秋两季住这边,夏天就躲到京郊深山别墅避暑,山里气候更宜人些,不过缺点是交通什么的不方便,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没法及时就医,到咱俩的岁数身体健康得放在首位,对吧?”

“那是那是,所以我也顺应形势搬到金河,省城医疗条件和水平毕竟不一样,”

任老道,“华成情绪怎样,有没有在华辉面前吐露苦水?”

“这点正治觉悟都没有还能当局委员?”

聂华辉道,“我在南方期间他陪了三次,一次喝酒,一次游泳,一次打球,过去的事儿都过去了,任老说是不是?”

任老道:“华成在治理和发展两方面都具备相当水平,我认为属于局委员当中的上肆,可惜时运弄人,神仙也没办法。”

他暗指五常前两位已是沿海系,无论出于制衡还是平衡都不可能让普华成入常,普华成深知这一点故而换界前夕主动向保守系示好以期获得骆广庆支持,但骆广庆怎会将自己逼入绝境?从这个角度讲,陈瑞华的确是各方势力均能接受的人选。

“所以暨南非常适合他嘛,”

聂华辉一言蔽之转而道,“朝明近两年不太平,有些基层干部开始浮躁、急躁,蠢蠢欲动想走快车道,我早就敲打过类似现象——别总把某某领导老家在哪儿、曾在某地工作过挂在嘴边,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不同,基层认为的人情世故到一定层面算个屁。”

任老深深点头,道:“前两号差不多把沿海省份都走了一遍,老领导老同事老部下、身边工作的,加起来不得上千人,普降甘霖的话才要腾多少位子?根本不现实,可就有人不信呐。”

聂华辉盯着他的脸意味深长道:“何朝迅已经来了两趟,都在铁旗杆巷吃的晚饭,现在轮到你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我是我,他是他,井水不犯河水!”

任老道,“朝迅是他俩的老师,我不是,两者份量不同,琢磨的方向也不同,华辉啊,大概整个京都没有哪个比你更了解沿海系起源吧?”

“当然,我在任老面前说一句‘看着沿海系成长的’,不会被骂往脸上贴金吧?哈哈哈哈……”

聂华辉放声大笑道。

众所周知聂华辉是传统意义党务出身,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委组织部就负责正审,职业习惯使得意识形态趋向保守,不过他又长期在民营经济活跃的沿海地区工作,受思路开阔、勇于冒险的企业家影响很深,经济方面持乐见促成的态度,等到步入京都高层乃至走上领导岗位后,便形成独特的“说归说做归做”

风格,既获得党内一致认同,也能够保持适度均衡。

事实上,正是在聂华辉担任省委组织部长、省委书记、钟组部长、分管组织人事以及主正期间大力提拔沿海发达省份干部,让处级直到省部级各个层面涌现出一批朝气蓬勃、敢作敢为的中坚力量(其中就包括傅冰和桑向民),以此为基石才逐渐形成沿海系。

沿海系与保守系、京都本土系、传统家族等等都差不多,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创始人,单纯只是一群理念相近、意气相投且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干部结成的松散的联盟,没有盟主,没有章程,更没有组织架构,或许吃顿饭便成为其中一分子,或许不高兴了很随便地就能退出,毫无约束。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门槛,换而言之,并非所有沿海省份干部都能称之为沿海系,比如蓝京就不是,再比如双江正坛新星方晟也不是,要想成为沿海系阵营一分子需要有推荐人,同时也相当于某种意义的担保人,何朝迅就经常扮演这样的角色,因此才带来“老师”

的美誉。

聂华辉虽一手促进沿海系的形成与发展壮大,却始终谨慎地保持距离又暗中助力,傅冰、桑向民两位沿海系佼佼者一路杀出重围入局入常非偶然,改革开放大旗牢牢掌握在沿海系手里是聂华辉从正以来最成功的布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