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产业……”
施若桐气馁道,“你揭开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根据港口内部数据,近海渔业资源确实可以用‘枯竭’二字,我们渔船向北开到东瀛、棒国,向南开到吕宋,闹出很多外交纠纷,说到底都因为跑进人家经济专属区捕鱼……休渔期仍有渔船偷偷摸摸出海,管委会只能睁只眼闭只眼,靠那点补贴怎么生活?转型是早晚的事,但要真正迈出去很难很难。”
“如果大规模建设海上风电,转型思路不就有了吗?”
蓝京道,“那么多渔船可以用来协助运输叶片等配件,然后配合做好海底铺设电缆、埋放管道,后期运行监控、设备维护、故障处理,能够解决一大批渔民就业问题,试想固定的巡查路线和工资收入,岂不远比跑到深海冒着生命危险捕鱼轻松得多?”
“嗯,嗯,嗯……”
施若桐陡地感觉到什么,重重一拍桌子道,“妈的,你好像又说服我了!
不行,我不能被你这样稀里糊涂牵着鼻子走,让我琢磨琢磨!”
蓝京笑道:“施主任的警惕性也太强了,不需要的,主思路就是我投30亿到港口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发电给港口用,雇用港口的渔船渔民、落户工业企业招募港口人员解决就业,一切都对港口有利。”
“那你得到了什么?我不相信世上真有活雷锋。”
施若桐问道。
“我得到低廉的电力和一整套风电产业链,至于能让围城市和港口享受二十年红利!”
蓝京肃然道,“因为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0-12年,运营周期为25-30年,我的估算还算比较保守。”
施若桐低头长时间不语,蓝京正好接了两个重要电话,一是省委宣传部长陈晓卫,说明天上午陪台依集团董事长张荣庆一块儿来围城;二是燕慎说匆忙间联系了京都七八所高校,共请到十九位涉及工业+、农业+的教授,最迟明天下午赶到围城参与项目评审会。
“红包就那个数额吧?蓝市长可不能叫我颜面尽失。”
燕慎尤自不放心叮嘱道。
蓝京哈哈大笑:“一市之长作的承诺岂能儿戏?燕老弟放心,酬谢只会多不会少!”
这才琢磨起陈晓卫大驾光临的事,先让乔修与市委那边衔接,毕竟省委宣传部长是党务条线领导,唐武功是否出面,市委那边安排哪些领导作陪都须提前协调统筹。
但陈晓卫为何亲自陪同呢?上次省城那顿饭局时已说得很明白“有苦衷”
,那顿饭牵个线搭个桥就完成任务,具体怎么谈、什么优惠条件等等要经张荣庆过来接洽,身为省领导不便介入太深。
思来想去不得其解。
施若桐猛地抬头,两眼直视他道:“海上风电由你主导,我低价出借地皮,产业扶持也归你,电力优先供应港口;‘智慧城市’与‘智慧港口’各归各,团队培养建设也各归各,你不得干预港口系统集成与开发!”
“我的字典里没有‘干预’二字,”
蓝京道,“但有一宗,两个智慧系统要预留接口,最好实现信息互通联,比如学校、医院、酒店、宾馆等都有列表,我们这边注明‘港口,你们那边注明‘城区’,这样总行吧?”
互通互联不就等于一个系统吗?
施若桐没上当,道:“暂时不连,我同意预留接口,以后根据需要再说。”
“成交!”
蓝京笑着主动伸出手,施若桐略加迟疑与他相握,然后陡地用力如同铁钳般紧紧箍住,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