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才,纪英彦开口让他想象着写诗时。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人家对自己当初的说辞好奇,有什么不对的?
再者。他在话语的最后还捧了自己一下,说看着写荷花难度太低,从客观角度来说,也确实有道理。
虽然有为难自己的嫌疑,但叶予并没有多想。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诗词懂得多些的人会知道,这种毫无雕琢之感的绝句其实并不好写。因为它已经达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就像白居易,他为了把诗写到朴实,写到通俗浅白,也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的力气。
就算不懂诗词的人,只要想一想。这首出自前世王安石之手的小诗经历了近千年,被无数才子词人传诵,就可以知道写出这样一首小诗并不简单。
简而言之就是诗虽小,非大家不能作也。
在场众人都是作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知道叶予刚才的那首小诗虽然听上去简单,但其实想写出来并不容易。
况且,就算真有人觉得不怎么样,也不会这时候说出来。
但纪英彦刚才的话却隐隐透出“你这首诗不怎么样嘛”的意思。
所以,叶予不由暗自皱眉。
仔细回想了下,他又想起了一处不对劲的地方。
纪英彦在谈到叶予当初记者招待会上的说辞时,讲得实在太详细,太精确了,几乎就是原模原样叙说叶予当初所说的话。
可见他很关注叶予。
一般而言,你会这么关注一个人,要么你喜欢他,要么你讨厌他。
很显然,从纪英彦的那句“只是”中就可以看出,他不是叶予的粉丝。
想通了这点之后,叶予感到有些无奈。
嫉妒吗?
他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个理由了。
毕竟,俩人又无冤无仇的。
至于纪英彦刚才捧了一下叶予的举动,很好理解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而此时,在场作家中,有几个敏感些的,也发觉这氛围有些不对劲了。
叶予暗自摇摇头,觉得对方有些可笑,正要开口说话,“咚咚咚”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主办者范国安再次起身去开了门。
门一打开,顿时,不少人都站了起来。
因为来人是陈彦琳,国内三大作家之一。
叶予也有些惊讶,他惊讶的是,林诗儿跟在林母身边,也来了。
而与此同时,纪英彦心里则有些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