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膳食娘子 > 665 第665章 航线合一(第3页)

665 第665章 航线合一(第3页)

杨涵瑶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宋人的想象力与工匠的别具匠心。在她给出的盖伦帆船的图纸后,这些人又在这些船上做了改进,使其更适合远航,更安全。

这也比奇怪,其实郑和出海的船所用技术还是宋朝得,大宋的航海技术就相当发达,有好的基础,再加上后世的思路与金钱的诱惑,这造船技术想不发达都难。

在大宋,在这年头,出海贸易已成为一种时尚,以至于大家对土地都不那么看重了。当然,朝中也有一些大臣对此担忧,怕大家都去做海贸了,土地就没人耕种了。

不过很显然,这些大臣的担忧很多余。因为聪明的宋人在航行的图中居然还做起了奴隶买卖的生意来。

当然,碍于大宋不得贩卖奴隶的律法,这些聪明的老百姓自然不会说这些人是奴隶,而是借用常州商会合约里的东西,自己突发奇想地弄了个好听的名字:外来劳工。

听到这名字时,杨涵瑶只觉得头上电闪雷鸣地,生生是被雷到了。忽想起毛爷爷的话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得。

当然,按照中国人骨子里的秉性,虽说不给这些外来劳工工钱,但也没怎么苛待人家,全按照给佃户的待遇,收五成租。

心够黑,但对于这些中东,或者东南亚,甚至非洲来的人们来说,这儿简直就是个天堂。

他们原本在自己的国家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吃不饱不说,随时还有被人打死的危险。

来到这陌生的国度后,在经过了最初的惶恐后,这些棕色皮肤或者黑色皮肤的人便欢喜了起来。

活不多(因为农具先进),干得轻松,一年干到头只要上缴给领头一半的货物,这在他们的国家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儿。

吃得还不错,每过几天他们的领主还会给他们送些鱼来,比起在自己的国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这大宋国简直就是天堂。

于是这些外来的劳工便也安安心心地住了下来,他们都十分珍惜这样的生活。其实他们并不懒,只是在自己的国家做得所有的东西都是领头人的,他们才没了精神。

来到这大宋后,有一半儿是自己的,他们也就勤快了起来。特别是在学会使用了新农具以及这个国家简单的语言,能和当地人沟通后,他们干活就更来劲了。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土地从解放了出来,有钱有人脉的自己组织弄商队,没钱的就跟着商队一起出海当水手,一年下来不知比以往的日子好过了多少倍呢!

在番禹,这种现象被发展到了顶峰。这些大食人,甚至是欧洲人来到大宋后,仅仅只是番禹一角就让他们迷了人,比起家乡,大宋真得是太好了。

他们很快地就在此定居,不愿走了。还上书朝廷,要求重开在唐朝期间设立的番学馆,以便学习宋人的语言,方便在此定居做贸易。

对于这种万国来朝的现象,大宋的君臣就跟中国古代所有的君臣一样,当然是十分受用。

很快地,番禹那边就开起了蕃学馆,这些红头发绿眼睛的人进了蕃学馆,自然是先学现在的汉语拼音,有小道消息说,赵曙在今年会下旨,把这种发音定为大宋官话了呢!

而琼州作为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在杨涵瑶来后,经过一番整治后,慢慢也出现了繁荣的现象。

今日杨涵瑶带着人出来散心,自然也想来这码头看看。崖州大运河是内陆通往琼州的途径之一,码头经过整修后,现在每日都会有十几艘船入港。

虽然少,可想一想琼州建设才半年多,相比以前的每日两三艘,这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一行人到了码头,杨涵瑶看着码头忙碌的景象,心中生起了一种满足感。这都是她和王雱努力的结果。

想起王雱的辛苦,想一想自己那日的无理取闹,她觉得等下回去还是做几道王雱喜欢吃的小菜哄一哄他吧,也不容易吶!

观赏着码头风景的杨涵瑶正在感叹着,忽然从一艘船上下来两人,上了岸,便在打听琼州府怎么走。

一听这口音,明显是夹杂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杨涵瑶来了兴趣。这年头,会说普通话的,那也不是一般人来着。虽然商会的工人都要学普通话,可和书院的学生比起来,他们的口音都会比较重。

可不管怎么说吧,能说普通话的人,那也绝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商会的人,要么就是读书人,朝中大臣。

杨涵瑶打量了下上岸的人,前头那人明显为主,后面为仆。穿得虽简单,可杨涵瑶的眼力何等惊人,一眼还是看出了为主那人身上的棉布料乃是商会这两年才出的带暗纹的新料。

能穿这衣料的人,非富即贵!

一下子,杨涵瑶也对来人有了兴趣。琼州虽比大半年前好了许多,也有不少内陆的人来此考察,可大多也只是小打小闹。像眼前这位穿着有品味,相貌堂堂的还真不多见。

对舒云使了个眼色,舒云心领神会,上前拦住二人,福身道:“这位公子,我家主人观您气宇轩昂,相貌堂堂,必不是凡人。因此特命奴婢前来,请公子前去叙话……”

PS:今天楼上人家下水道堵了,漏水,搞了半天才弄好,章节发得晚了,各位大大包涵!求月票,求推荐票,嘻嘻,需要鼓励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