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爷曾在知府衙门和吴楠争夺指证苏家的犯人顾七,两相不下,最后因大长公主出面,吴楠大获全胜,刘师爷败兴而归。
颍川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件事很快就在各大世家中间传遍了,刘师爷是唐大人的人,大长公主此番偏向吴楠,是否意味着想与唐大人分庭抗礼呢?
大长公主身份尊贵,在颍川无人敢不尊重她,但这个关键时刻,各大家族表面上依然对大长公主恭恭敬敬,但涉及到具体的钱粮,一个个态度就开始暧昧含混,因为他们心中都在揣测,若是积极响应了大长公主,是否意味着开罪了唐大人?
各大家族此时的态度都谨慎而微妙,不敢轻易表态,明眼人都知道,是在等待唐大人的态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这种事情,又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苏家的遽然败落,使得颍川权贵阶层出现从未有过的动『荡』,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家族,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敢轻易站队。
唐敬闻言,脸上绽放一丝胜利的笑意,他见了大长公主这位颍川的大神,也是恭敬有加,可大长公主错就错在,不该干涉官府事务,而且还和他作对。
吴楠来了颍川之后,原本办起事来处处受阻,可那一次得到大长公主的庇护之后,他的处境就开始渐渐改变。
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也就此认为吴楠有大长公主作靠山,开始向吴楠示好。
原本铁板一块的颍川官场也随之出现微妙的分裂,有部分势力开始向吴楠靠拢,这也使得唐敬只手遮天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而这一切,都拜大长公主所赐。
不过,这次各大世家的态度,证明他们还是清醒的,但凡聪明人,谁会愿意跟着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婆子葬送家族前途命运呢?
“你去告诉他们,先耗上几天,静观其变。”
刘迹会意,唐大人在等大长公主,只要大长公主沉不住气,主动来找大人,就意味着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大人大获全胜。
而经此一事,大长公主也会明白,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大人不会与她计较,但若她闲来无事,再来强力干涉地方事务,大人也不会坐以待毙。
其实,如无特别的必要,唐敬并不会傻到去开罪大长公主,谁会傻到给自己树敌呢?他只是要让地方豪族看看,而颍川真正谁说了算?
不过刘迹人还没有走出去,就见秦世箴风风火火地赶来了,经过三天不眠不休的奋战,倜傥的京城贵公子狼狈不堪,衣服上皆是污泥,形容疲惫。
因对方身份特殊,刘迹匆忙大声道:“小的见过秦公子。”
连半躺着闭目养神的唐敬闻言也立即起身行礼,“见过秦公子。”
秦世箴劈头盖脸就道:“唐大人,赈济灾民的粮食严重短缺,官仓就只有那么点粮食?”
唐敬愁眉苦脸道:“秦公子,你有所不知,出了这么大的事,我是坐立难安,早就吩咐下去把能打开的官仓都打开了,不仅如此,我还紧急向朝廷上了折子,请求拨下钱款来,助颍川度过难过。”
刘迹也在一旁帮腔,“我们大人为了灾民能吃上饭,已经一连三天没合眼了。”
秦世箴没心思听唐敬在这里打官腔,太子监国之后,为减轻百姓负担,下旨削减赋税,国库收入锐减,本就没多少钱,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搜刮?质问道:“颍川是富庶之地,官仓再没有粮食了吗?”
“富庶的是百姓,穷的是官府!”唐敬痛心疾首道:“若在以前,有苏大善人在,我还能有个指望,现在,我是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就盼着能多弄些粮食来。”
“秦公子不知道,我们大人昨晚连夜从临县买来两百石粮食,这还是我们大人用自己的俸禄买的。”刘迹说到这里,还假惺惺地挤出了几滴眼泪。
“唐大人真是爱民如子啊!”秦世箴半真半假道:“唐大人放心,回到京城以后,我必定将此事禀报太子殿下,殿下一向赏罚分明,绝不会亏待唐大人的。”
“那是那是!”唐敬脸上堆起亲和的笑容,“有秦公子这句话,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都心甘情愿。”
秦世箴心知唐敬在玩阳奉阴违的把戏,表面上对他的话严格遵从,但执行起来则大打折扣。
他绝不相信颍川官仓只有这么多粮食,而且这几天灾民吃的都是开始发霉的陈米,“今年官仓新收的新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