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李孟羲点了点头,同时嘴里快速念了几遍军征九变,军征九变,军征九变……
觉得记熟了之后,李孟羲又问,“再后边呢?”
李孟羲频繁的问,把刘备的思路打搅了。
可怜刘备快三十了,记忆能力比不过李孟羲,又被李孟羲一打搅,差点全忘了。
关羽觉得李孟羲学习态度不端正,皱眉从头把孙子十三篇纲目从头到下念了一遍。
李孟羲趁机梳理了一遍,终于能一遍记住所有十三个目录。
李孟羲嘴里低声快速的默念着,一边背诵,李孟羲一边抽空观察了下自己的“同学”刘备,一看,李孟羲就佩服刘备。
你看人家,嘴也不张,动也不动,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人家会默背,不愧是刘备。
不管刘备,李孟羲背自己的。
片刻后。大致三四分钟后,李孟羲停下了。
“关将军,我会背了。”李孟羲跟关羽说着。
关羽眼睛把李孟羲一扫,简单的回了一个字,手一伸,“背。”提示开始。
“始计,作战,谋攻。
“军形,兵势,虚实,
“军争,九变。”
“行军。”
“地形,九地。”
“火攻,用间。”
李孟羲很流畅的背完了。
除了没有后边的第一第二这些顺序词,一字不差。
关羽正襟危坐,手捋长髯,满意的朝李孟羲点了点头。
背完了,李孟羲就在一边等刘备。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篝火中的火苗,在夜风中轻轻摇摆着,过了很长时间。
刘备依然一动不动。
李孟羲诧异了,频频向刘备看去,关羽也欲言又止看向刘备。
两人的目光,让刘备如芒在背。
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刘备终于撑不住了。
“某,某其实……未……未能记住。”刘备手用力抓着腿上的衣服,他难以启齿,结结巴巴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声音带着啜泣。
卧槽,哭了?
李孟羲错愕。
刘备好像也感觉到了因为背不出就哭有点丢人,他用袖子擦着眼泪,一边挤出了笑,又哭又笑的。
关羽小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