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殿下怎可私自为我做主?但凡我能见到乾德帝,就一定有办法说服他!&rdo;
&ldo;你太不了解赵易泽了!&rdo;正因为承誉领教过,才不会轻举妄动,&ldo;若非宁疏相求,你以为我愿意管你的闲事,天下有冤屈的人不止你一个,我父皇都是被他逼死的,我还不是苟且偷生委曲求全的活着!
你的焦急我能理解,但身为乔家独子,你怎可冒险做这种事?若你出什么意外,你可有想过你母亲和妹妹又该如何是好?
乔顷澜,你实不该意气用事,唯有活着,用心筹谋,步步为营,才能达到你想要的目的!&rdo;
堂堂安王,居然会与他说这些,着实出乎乔顷澜的预料,在此之前,他以为人只要怀着一腔孤勇,无所畏惧,剑走偏锋便有可能实现愿望,今日被安王痛斥一番,他才终于明白自己是有多天真!
在旁聆听的文之尧也认为承誉之言有理,劝他稍安勿躁,冷静处理。
待他平静下来,主动向承誉认错之际,承誉才道:&ldo;乔大人的案子,本王暗中查探过,在他入狱前半个月,他曾私会过永定侯,可有与你提过?&rdo;
摇了摇头,乔顷澜只道不曾,&ldo;永定侯府与文家曾有婚约,但我爹与永定侯并不相熟,来往甚少,却不知他怎会去见侯爷呢?&rdo;
这一点的确蹊跷,承誉将之当成线索,打算顺藤摸瓜,&ldo;至于他两人说了些什么,乔大人入狱是否与永定侯有关,本王会想法子继续查证,这贪墨一案牵连甚广,你千万不可再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rdo;
未料安王竟会帮他探查此案,有安王相助,相信此案应该有翻转的机会,乔顷澜感激不尽,郑重起身,拱手相谢。
实则承誉之所以大费周章的帮他,并不是善心大发,而是看中乔顷澜的傲骨和才华,要复仇必须拉拢可用之才,而乔顷澜正是承誉欣赏之人,但如他这般骄傲的文人一般不会对谁忠心,唯有施以恩惠,解他困境,才让令他心服口服。
因着文宅被封,文之尧只能暂居在乔家,宁疏不舍兄长,但也不能久留此地,以免给承誉添麻烦。
送妹妹出去时,文之尧刻意放慢脚步,为的就是跟妹妹单独说几句。这一别多日,妹妹所经历之事,他略有耳闻,却不知具体,有很多话想问,但又不知从何问起,生怕哪句说得不对,伤了宁疏的自尊,犹豫半晌,他才试探着问了句,
&ldo;你和承誉……&rdo;
宁疏也不晓得该怎么形容她和承誉的关系,出于女儿家的羞涩,她没敢多言,略略回了句,&ldo;他待我恩重如山,我无以为报……&rdo;
不放心的文之尧又问,&ldo;只是恩情,还是掺杂着其他?&rdo;
听得出兄长的意思,宁疏低眉咬唇,算是默认,&ldo;日久生情……&rdo;
&ldo;所以你决定跟着他?可我今日见他,听他说话的语气,总感觉他并不是认命之人,他很有可能在伺机而动,预备夺回江山。若他真有这个打算,你跟着他只怕难有安稳的日子。&rdo;
第64章条件是亲吻
说话间已到得大门处,承誉候在马车边,顺道儿与乔顷澜闲聊着,文之尧适时止住话头,
&ldo;我的话你放在心上,仔细考虑清楚,头一回定亲是父母的主意,你没得选择,这一次,我希望你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抉择,但人生路需谨慎,切莫因为一时冲动,错把恩情当感情,搭上自己的一生。&rdo;
兄长之言,宁疏从未仔细思索过,今日骤闻,才觉自己将来要面对的问题似乎比她想象得更严峻。
宁疏一时无言,默了片刻,只道自个儿会慎重考虑。
依依惜别后,她才搭着承誉的手踏上马车。
打从她进来后,这面色就笼罩着一层愁云,承誉等了半晌也不见她发话,她就这般静坐着,小手捋扯着腰间垂着的水蓝宫绦,出神发呆。
牵起她的手,承誉问她何故不悦。
现下她已经习惯他的牵手,不会再挣扎,任由他的拇指闲捏着她的掌心,勉笑道:
&ldo;没什么,每次相聚之后的别离都会让人伤感,大哥只回来三日就要走,父亲的命运背负在他身上,他定然压力倍增。&rdo;
&ldo;至少他还有机会赌一把,而我……连机会都没有……&rdo;
身边人的音色明显裹杂着怅然,宁疏抬眸,就见他笑意渐敛,眸里掩藏着化不开的浓雾。
大约是想到了他的父皇吧?当晚她并未在宫里,但也听人说过,永宁帝是被乾德帝逼至自尽,而承誉就在一旁,当时的他一定很绝望,那种亲眼目睹至亲离世而无能为力的感觉可能会将人逼疯!
最终他挺了过来,接受了乾德帝的册封,做了个闲散王爷,可他的心从未闲着,一直都在关注着时政,看待问题总是一针见血。
起初宁疏并未想太多,以为这是他的本能,今日听到兄长的忠告,她才恍然大悟,往深远处略一思量,她难免心悸。但这是男人的事,她一个女人似乎不该多管,只温声安抚道:
&ldo;逝者无可挽,好好孝顺你母妃,争取不再留下遗憾。&rdo;
除此之外,他也别无选择,抚着他的小手紧握在掌心,承誉一扫阴霾,低眉望向她,温笑道:
&ldo;是该珍惜眼前人。&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