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这时凑到了李易身旁,带着几分艳羡小声开口:“只率八百骑,就能把突厥上万兵马逼的后退半里,还差点拿了突厥先锋大将的人头,真是了不得啊。”
李易:???
这都谁传的谣言?
我自己怎么都不清楚?
“别听那些人瞎说,真正救出薛万彻将军的是仁贵和尉迟大将军,我就是带骑兵冲杀了一番。”
李易摇头解释,并不打算当这个‘出头鸟’。
奈何有道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哪怕李易亲口说了实情,杜牧却是半点不信:“我知道,是尉迟将军救的人没错。可若不是你力压突厥高手,让突厥主力兵马仓皇后撤没法组织进攻,救人哪会那么顺利?”
杜牧是出了名的敢说,就这一句话,便把李易的功劳和能力摆在了尉迟恭之上。
若不是知道杜牧就这性子,李易都觉得这小子在捧杀自己。
想了想,李易低声问道:“你这谣言都是从哪听来的?”
杜牧回道:“整个夔牛关,可都在谈论此事。就连那些大和尚都说以你的武艺,哪怕在他们五台山,也就只有一些大寺住持能比得了。”
大和尚?
随着杜牧眼神示意,李易看到了几位穿着袈裟的僧人。
他有些印象,这几人都是护卫薛万彻左右的五台山武僧,突围时和他们一块撤回来的。
可问题来了,这几个僧人基本上都是后天十重左右的修为,虽说放眼整个大唐江湖可能还能算二流,但就凭他们也配碰瓷自己?
什么叫住持才能比得了?
这不就是为实力不济而开脱?
李易有理由相信,那些流言就是这些大和尚传出来的。看上去是赞叹他本事好,实际上是为自己开脱的同时,不忘给五台山贴金。
心底不由得升起一抹不喜,李易撇嘴问道:“谁知道那个领头的和尚叫啥?”
一旁很快有人接话:“我知道,那是五台山高僧法雅,听说与太子交好,就连天子也对他刮目相待。”
法雅?
李易暗自点头,这家伙他算是记住了。
就在李易等人躲在边上窃窃私语之时,坐在上首的罗士信与众将谈论一番后,开口道:“李易何在?”
听到罗士信喊自己,李易只得挤上前:
“卑职在。”
“你此番又立新功,待凯旋后,我会一一向天子禀明。”
罗士信开口称赞,脸上满是赞赏:“敬德说你与一突厥老者在战场上厮杀的难解难分,可详细说与大家听听,也好让诸位多做提防。”
李易听罢,开口道:“大将军,其实与我交手老者并非突厥人。”
“哦?那是?”
“是从西域而来的大食人,如大唐百姓崇道信佛不同,那老头崇拜圣火天神,双手各持一柄圣火令,自称什么摩尼教徒。因为本事高超,又与西域相联,所以被颉利封为国师,准许他在突厥传教。”
把自己知道的信息说出,李易没对罗士信作太多隐瞒。
罗士信能当上大总管,靠的可不单是先天巅峰的修为,当下就找出了‘重点’:“突厥准他传教,他便相助突厥,若大唐允许他传教,他会来我们这?”
李易听到这话,好悬没笑出声。
罗士信这阅读理解,也是很棒了。
“或许有这个可能,下次战场上再遇见,我替大将军问问?”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