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二人一马过去,小太监才大着胆子露出个脑袋尖儿好奇地询问守门侍卫。
&ldo;敢问,适才是何人这般……竟拽着王太医这般疾奔?&rdo;小太监哆哆嗦嗦地问。
守门侍卫见小太监吓得够呛,实在好笑,提点他道:&ldo;你胆子忒也小了。那是贤亲王府侍卫长,听说是小王爷病了,急招太医。不过小王爷素来强健,倒不知……&rdo;
小太监在后宫也有些时日了,自然知道贤亲王大名,暗暗记下,小跑着回宫。
路上,碰见一群同样当差的比他还小的小太监们,舌灿莲花地将今日见闻说了,末了还不忘感慨那马儿奔得真快,王太医的官帽都快飞了。
那群更小的小太监们为了讨好各自宫里的掌事宫女们又把这话儿添油加醋再传出去。
掌事宫女们知道了,各宫娘娘们也都知道了。
这还只是小太监这一路的线报,什么太医院打杂的、各宫办事的、内廷巡查的侍卫并街面上游手好闲之徒,口口相传,小王爷病了的消息不胫而走。
更别提大内侍卫遍布京城内苑的皇帝了。
贤亲王府侍卫长还没冲进太医院,皇帝已先得了消息。等到王太医坐着小轿被抬回宫,守着宫门的侍卫随口一问,&ldo;永玙得了心病&rdo;的消息便递到了龙书案上。
&ldo;哦,果然是长大了吗?竟也有了心事!他这般大才开窍实在没有老‐‐&rdo;皇帝边批奏折边点评道,忽然想起他口中的&ldo;老&rdo;人、他欲说话的人已驾鹤西去,不由惆怅。
良久,皇帝放下朱笔,摆驾皇后宫中。
炎夏午后,皇后慵慵倦在榻上,凤目阖起,似在午睡。
四周环绕着大宫女掌扇揉肩,还有女史们或柔柔抚着琴弦,或手捧果品、书册等物供其填口欲、怡耳目。
皇帝信步而至,见皇后好兴致,轻手轻脚入内,挥手示意大太监禀退宫人。
&ldo;皇后端的好兴致!羡煞旁人呀!&rdo;
皇后本在假寐,突然听见皇帝语声,忙睁开双目,入眼便是明黄龙袍,抬手拢一下云鬓,撑起身子便要行礼。
皇帝自然拦住,就势坐到皇后身边,见皇后发钗歪了,还亲自取下重新给她簪好。
女史识趣捧镜上前,皇后看着镜子里自己霞飞双颊模样,忍不住抿唇,低头。
皇帝心情大好,随手拈起一粒葡萄吃了,方道:&ldo;皇后可听闻永玙病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