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沐儿淡淡一笑,欠了欠身:&ldo;承蒙夸奖,盛名是不敢当,只是当初年少时受到不少鼓励。&rdo;
雅黎丽又道:&ldo;夫人看不见,容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名唤雅黎丽,是西闵国的琴宛司长。贵国琴圣大师师伯音先生是我知己。&rdo;
知己二字咬得甚重,那语调让闻者皆知,恐怕不是&ldo;知己&rdo;那么简单。
雅黎丽完全不看众人,只接着道:&ldo;师先生常在各地游走研琴,贵国的琴师他见过不少,但他只在我面前夸过两人。一是华一白,满腹才华,狂放如龙飘逸如仙。二便是龙二夫人你,他评价天赋惊人,灵动如神。&rdo;
居沐儿整个人呆住,除了在刑场上那一次,她还从未见过师伯音,万没想到竟能得他如此盛赞。获到心目中神仙一般人物的肯定,居沐儿激动得捏紧了拳头。
旁边一位琴师有些不服,夸华一白就算了,大家心里都是服气的。但把居沐儿夸成这样,许多男琴师却是不以为然。那不服的琴师道:&ldo;师先生几时见过龙二夫人?&rdo;
雅黎丽冷眼瞅那琴师,龙二的目光也向那人剐了过去。
雅黎丽道:&ldo;师先生个性古怪,不喜与人交际,但他却喜欢在暗处观察琴师,聆听琴音。华一白与龙二夫人先生皆不相识,只因闻得其名,便找了机会听琴罢了。这位先生与其质疑我说的话,不如想想自己为何不得师先生称赞。若是先生也有些名气,师先生必是听过先生的琴。&rdo;
那人被斥得面红耳赤,原想再辩几句,但看周围人脸色,又一想这场合及在座各人物,显然眼前实不是争强好胜的好机会,于是咬牙闭嘴,不再多言。
雅黎丽扫了一圈在座各位,又道:&ldo;在我国,女子男子皆可习琴,以技相较,能者居位。我与师先生相伴多年,得他指点,所以琴技出众,以此掌了琴宛司长之位。我国来访琴使里,也有三位女琴师。但贵国这边,放眼望去,却清一色男琴师。那些个弹琴的姑娘,只是卖艺花娘……&rdo;她说到这,笑了起来。
她一笑,西闵国的琴师们也跟着笑起来。田尚书和乐司府的官员们顿时脸色难看,男琴师们也全都心里憋气。
这分明是在羞辱萧国。
这时候居沐儿却是道:&ldo;两国之情,确有差别。我国习琴的人太多,男女老幼,官商农工,皆喜习琴。人人会琴,倒不是为谋那一官半职,而在怡情,而在享趣。人人弹的琴皆一般,谁也不比谁多那一根弦。&rdo;
居沐儿这话说完大家全都静下来,一时间也不知道她这话的意思,好象驳斥了雅黎丽的说辞,又好象扇了那些自视甚高的男琴师的耳光。
模棱两可,不喜不恼。
龙二却是在心里想着,方才那男琴师不服气居沐儿受夸,他就知道他家媳妇儿肯定也会找机会给他不好看。就如同当初他对她摆威风让她下不得台,转头就被她找了理由泼了一身茶似的。
如今居沐儿这番话说得圆巧,两边雅黎丽和本国的男琴师都斥了,却还叫人说不得什么来,这让龙二觉得甚是开怀,咧着嘴笑了。
那种感觉就是吾家娘子甚威风,为夫与有荣焉。
场上静了一会,那雅黎丽忽然道:&ldo;当初师先生受贵国史尚书的邀请,去他府里为他研解一本所谓绝妙琴谱。师先生离开之前,忽然问我,等他回来,我是否愿意辞了这琴宛司长之职,与他云游四方,共寻好琴妙音。&rdo;
场上依然静默,大家都忍不住静静聆听。
&ldo;师先生的发妻死得早,他早与我说过,他不会再娶。可我一心挂在他的身上,从不考虑另嫁他人。他不娶,我便不嫁。我们只做知己便好。若有缘能与心爱的人做一辈子的知己,我也心满意足。只是那日他突然如是说,我喜出望外。我想也不想,一口答应。可他还问我,婚礼是想用萧国礼俗办,还是西闵国的。&rdo;
雅黎丽说到这里停了一停,她说话的语气平静,居沐儿却听得眼眶发热。她眨眨眼睛,悄悄握了拳头。
&ldo;只是师先生这一去再不复返。&rdo;雅黎丽又接着道:&ldo;婚礼无论是用哪国礼俗都是办不成了。我永远,都只能是他的知己而已。&rdo;
龙二一边听着,一边留心在场的诸位西闵国琴师的表情。那些人面露悲愤,显然对这个故事早已知晓。原本一心期盼的婚事,最后竟是以男方在故乡被斩首而结束,龙二心里有些担忧,他们来萧国,究竟意欲何为?
&ldo;当日师先生被斩首,我正重病在床,原以为会与他一同去了,不料老天留我一命。只是遗憾未能见到师先生最后一面,未能听他弹奏最后一曲。如今我来得萧国,想见一见师先生盛赞的两位年轻人,未曾想华一白竟然也已仙去,余下龙夫人嫁入豪门,却也是不好见了。宫中切磋琴技的琴师名单里也不见龙夫人在列,心中甚是遗憾。好在今日有此机缘……&rdo;她说到这,冲身旁的一位琴师摆一摆手,那琴师会意,搬了一台琴过来,放在了居沐儿的面前。
龙二紧皱眉头,这刚刚才讽刺完这边弹琴的女子都是花娘,现在就摆台琴过来。如果这女人敢让他家沐儿献艺以此羞侮她与花娘一般,他定要当场给她不好看。
可雅黎丽却是道:&ldo;让夫人献琴一曲似乎有失礼数。所以,我想请夫人与我合奏一曲,如何?&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