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领命!”
李易闻言出列,心底不由感慨。
不论李秀宁是真的缺人手,还是想要重用自己,这官职和权利给的也太多了。
虽说不论是行军大总管或者都督一职,都是战时临时增设,并非大唐道州县制度中的常备武官,但只要在任一天,手中权利便不可谓不大。
掌四州军务,严格来说只要李易有需要,哪怕是各州刺史,也得配合他的命令行事。
“恭喜李都督,此去定能为大唐再立新功。”裴寂笑呵呵开口,心底已有与之结交的念头。
没办法,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果他不能让自己成为李秀宁的臣子,那他在丞相的位置上就坐不了太久。
一场小朝会并没开太长时间,很快裴寂、李靖等人就各自回去依照命令开始干活,李易原本也要先回右监门卫府,只是李秀宁没等他告辞,便先一步说道:“随我回府,还有些事要交代你。”
李易没办法,只能跟在一旁慢慢出宫。
两人都骑着马,李秀宁边走边道:“这次去邓州,你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李易很‘识趣’的拱手:“还请长公主明示。”
“邓州西连大山,地跨汉水两岸,于河南一地来说可谓四通八达,乃是兵家要道。早些年大宋就曾与大隋相争,只不过因为大汉插手而惜败,不得不退回荆襄。”
李秀宁无愧于娘子军统帅,天下州府形势全都了然于胸:“此番大宋若来犯,定还是让西军打头阵。大宋西军以折家、杨家、种家为最,其中折家主要防备大汉,种家常年抵御大明,而你要面对的便是天波府杨家。”
“当年宋隋之战,我年纪也不大,但依稀记得杨家六郎杨延昭所领兵马风头最盛,其麾下先锋狄青人称‘面涅将军’,当初崭露头角时也只和你一般大。”
“大宋西军素来不惧死战,且擅抓敌弱点,你去邓州不必与他们正面交锋,扼守住要道城池就是。而且西军步卒多、骑兵少,威猛有余而机动不足,他们轻易不敢犯险,只要让他们无功而返,你变是立了大功。”
或许是因为李易年龄太小,也可能是不放心李易初次担负重任,李秀宁一路上都在说着大宋的情况,以及她对局势的分析判断。
她别的不担心,就担心李易年轻气盛,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毕竟从她听到这个名字开始,李易不是在算计这个,就是在谋划那个。
只是能算计颉利,不代表李易就能把胜利从北边复制到南边,李秀宁只能再三叮嘱,同时没忘了询问:“你在洛阳可有什么值得信赖的部下和朋友?你这次南下也不能一个人去上任,去了当地再征辟都督府属官可来不及,最好是从洛阳挑几个人同行。”
听到李秀宁这么说,李易顿时来了精神:“长公主之意,都督府官员也由我自行征辟?并非由朝廷委派?”
李秀宁点头:“非常时,当行非常法,你先说说想调谁随行。”
你要跟我聊这个,那我可就不困了啊!
李易搓了搓手,试探问道:“我看上谁,都能调用?”
李秀宁被逗乐了,笑骂道:“三品以上的那些位大将军你就别想了,他们不是你现在可以指挥的动的。”
李易嘿嘿笑道:“那不至于,那不至于,我就是想问能不能让右监门卫将军苏定芳,随我一起去南边?”
“你看上了苏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