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经过多番测试之后发现,天花板的确没有什么触发机关的地方。
队长指了指其中一个队员:
“21号!你开飞行模式,将滑索另外一头固定到走廊另一端去。”
只见21队员点头哈腰,然后启动了自己的一直背在背上的反推力飞行器。
立马身体就悬空了,双脚离地20公分左右,仅仅略微有一点上下浮动。
由此不难看出,这是一位技术精湛的老驾驶员。
此时队长又关照起来:
“21号,通过的时候,小心一点,通道里说不定还有什么其他未知的陷阱。”
“另外这里不比户外飞行,空间尤其小,虽然你在外面也刻意训练过狭窄通道的飞行技术。”
“但是这里不一样,触碰到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触发陷阱,要更加谨慎小心!”
21号没有说话,点头示意,双手捏着飞行器的控制器就朝通道飞去。
原本垂直站立的身姿,调整成倾斜状态,支撑依靠双手为主,双脚为辅,前进的动力依靠双脚。
虽然姿势看起来有点怪,但是这是能够保持平行通过走廊的最佳姿势。
21号有惊无险的飞过了30米左右的走廊,出了走廊以后,又巡视了一番,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触发机关。
于是在小队频道回复道:“21号已通过走廊,走廊外检测正常,马上固定绳索!OVER!”
然后找了个合适的位置,掏出手中的绳索枪。
‘砰’的一声。将枪头射入了石头中,枪头射入以后,牢牢的卡住。
21号通过设备产生超过500公斤力量,用来测试绳索的固定是否牢靠。
在确认没问题后,就带着剩下的绳索飞回了走廊的起点,和大部队会合。
回到起点之后,又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挂上绳索的另一端。
此时的绳索通过走廊的地方,就紧贴着天花板,却又不触碰到天花板。
接着一群人挂上卡扣,一个个滑了过去。
21号垫后,确认除了自己以外的最后一个队员也登录了对岸以后,就开始收摊了。
将绳索解下后绑在自己身上才飞过走廊,而走廊那头的队员在及时的收纳着绳索。
保持刚刚好的力道,既不对21号产生拉力,又不让绳索下垂,以避免触碰到啥不能触碰到的地方。
为啥这么早收?
不回来了吗?
并不是,原因有两点:
第一,这样的装备没有很多,自然要贴身带才能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绳索要能让人以自重滑行,必然得当前位置比目标位置海拔要高。
所以即便不拆,回来的时候,也是滑不过去的,到时候还是要拆了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