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李世民不喜欢用“秦二世”这个称号,所以,他登基后不会以“秦二世x年”来纪年,还需尽快按礼制商议出一个年号。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父亲竟然从礼部送来的诸多年号当中,一眼就挑中了“贞观”二字。
秦始皇认为,这二字出自《易经系辞下》的“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有为君者的浩然坦荡正气,非常匹配李世民的性格和气质。
于是,在过完这一年的岁首春节后,大秦正式步入了贞观元年。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李世民无意更换父亲的老班底,但秦始皇认为,惯例不可废,这也是趁机树立君威的良机。
于是两人商议数日后,将一些占据重要位置、而对秦国新法不满的关中老臣,替换成了李世民当初拉拢重用的人手。
与此同时,朝廷也在历年考评优秀的官吏之中,新拔擢了一批人才,升任咸阳各处的要职,原本在少府担任文吏的章邯,亦在升迁的名册之中。
而这一趟,凭着优异的统筹内务之才,得到君王的破格提携,一跃而当上尚书右仆射的萧何,在满心“何德何能,得遇明主”的感激之际,左思右想权衡利弊后,终于咬牙提出了另一个建议:
如今秦国地域虽广,人口却大量集中在关中和三晋繁华之地。
虽然朝廷已屡屡下诏,迁民前往燕楚和边关,但比起辽东和楚南大片未开垦的荒地而言,迁去的那点人口,实在是杯水车薪。
究其原因,实在是战乱之后的中原大地,地广人稀,人口的数量,不足以“合乎自然地迁移往各处偏僻之地”。
所以,他斗胆建议朝廷废除人头税,再将它分摊到商品之中隐形征收。
按他的规划,越廉价的商品,附加的人头税就越少,而越贵价的商品,附加的人头税就越多。
如此一来,既能减轻广大底层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冲破桎梏多生孩子,又能从通过商品税,损失地把巧妙弥补回来。
但是,减免人头税一事,实在太过惊世骇俗,简直是亘古未有!
萧何这建议一提出来,立刻就遭到了满朝文武的激烈反对。
其实就算在大唐,也是会征收人头税的,但李世民并没有因为自己来自于后世,就生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从而一口否决萧何的提议。
他认真思考一番后,又召来大臣们仔细商议核算了数
日,最后,君臣们惊奇地发现: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法子会让朝廷损失巨额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