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躺在空荡荡的龙床上,睁着幽深的凤眸望着黑黢黢的帷幕帐顶——
离亥时还有一刻,世间哪有明君会如此早眠?生时何须久睡!
朕睡不着,朕半点也不困!
呵,又用哭来威胁朕,逆子啊!
但世民自幼纯孝,他这般做也是为了关心我。。。。。
就这么心有不甘地想着,恼着。。。。这位常年透支体力忙碌国事的君王,很快就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
数月后,秦国正式改三公九卿制为三省六部制。
这一回,三省中的另一个相位,由原来的御史大夫冯劫担任。
再一次错失相位的王绾,在暗暗伤神之余,也彻底明白了君王的决心:
大秦,绝不会再改郡县制为分封了!
跟这道更改官制的诏书一起下达的,还有另一道让天下人欢欣鼓舞的诏书:
朝廷在各地的公学学室已建好,开春会招收第一批学生考核入学,凡能逐级通过县学—郡学—国子监三级考核者,皆能参加科举考试。
而这道在这时代称得上开先河的诏书,除了抛出公学和科举两个惊雷以外,还有另一大创举——
历来被列国朝堂排斥的商人子弟,这趟
也能参加科举,凭着真才实学进朝为官了!
。。。
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
那些从齐鲁之地被招来修书的儒家博士们,一个个义愤填膺,
“荒唐!自古士农工商界限分明,商贩最是下流卑鄙,如何配与我等同朝为官!”
“是啊,皇帝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商贩虽有满身铜臭,但他们的子弟。。。。唉,实在不敢恭维。”
“可恨呐!秦国又要折腾什么印刷术,又要让官吏教黔首读书,又要推出科举制。。。。我看呐,秦国皇帝摆明了是想断掉我们的后路!”
“哼,你们难道忘了,秦国,可是出过一个权倾朝野的卫国商贩吕不韦,皇帝发此诏令,分明是为了抬举商人地位!看来,当年那道传言未必是假的,若他不是吕不韦之子,又怎会。。。。”
“够了,这种污浊混账话都说得出来!这趟朝廷建的那么多公学,乃是各地商贾响应了太子的号召,为给家中儿孙争取个好前程,才抢着捐了钱粮,此心虽出自私利,此德却惠及万人!而你们这帮颜氏儒、孙氏儒、仲良氏儒之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哪有半分儒家弟子的仁厚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