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近日无意间从另一个韩国宗亲的口中得知,韩王正暗中与列国君王合谋,商议出了一条专门针对秦国的毒计,号称可以一箭双雕。
可不管他怎么试探,对方都不肯再往深了说。
所以,他如今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却并不知晓这毒计的内情,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为秦国哪个人量身定制的。
秦王听完韩非的话,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
第32章
秦王下意识就想到了吕不韦。
说起此人,他的观感很复杂。
这个来自阳翟的大商人,凭着超绝的眼光和长袖善舞的手段,把秦国视作弃子的先王一步步捧上了秦王之位。
他又在先王病逝后,襄助五年连丧三王的秦国安然度过最风雨飘摇的时期,堪称有大功于自己父子二人。
可是,他同样也有一千个可以杀吕不韦的理由:此人飞扬跋扈,目无君上,私通太后,结党营私。。。
考虑到吕不韦上回平叛的功劳,秦王终究给了他一条生路,在二月下诏罢相后,并没有像世人猜测的那样诛杀对方。
甚至吕不韦的彻侯爵位也没被褫夺,他只是勒令对方立刻迁往河南封地居住——
他并非嗜杀之人,也有容人犯错的气量,只要对方余生安分守己、不再横生事端,也未尝不能在秦国寿终正寝。
可是前几日,安插在那边的眼线来禀报:有韩国使臣前往河南封地,与吕不韦在宅中相谈甚欢。
倒与韩非所说的阴谋一事对上了。
这样一来,秦王立刻猜出了六国在打什么主意,他决定先按兵不动,继续观察吕不韦的反应。
。。。
韩非与韩王斡旋了数月,早已心力交瘁。
韩王一口咬定,既然把他送给了秦国,就绝不会再让他对韩国朝堂指手画脚。
可韩非依然想争取一线生机:
他可以遵从君王的诏令,前往秦国事奉秦君,可他不愿被逐出韩国宗室,成为无法再祭祀父母先祖的不孝子孙。
宗亲中那些与韩非交好之人,也认为韩王此举实在太过分了,纷纷站出来为他游说,原本,韩王已经动摇了的。
哪知在这关键时刻,有人突然又上书大斥韩非早与秦国有勾结,不然为何会凑巧救下秦国小公子,从而彻底打乱了韩王的计划,还白白赔上了丞相靳呈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