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就感觉,郑国是不会让父王失望的。”
世人认为,那些还未换乳牙的孩童,有时随口一说的话非常灵验。
秦王自然也很相信这种说法,此刻听了李世民这番话,心中强压着的怒火,确实很快就消散了一些。
他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但愿,郑国真是如此执拗之人!
李世民见他神色稍霁,不由悄悄松了一口气,又关心起另一件事:
现在,秦王既然提前收拢了君权,那些宗室大臣还会再趁着韩国间者一事,逼迫他驱逐列国客卿吗?
。。。
这时期的餐桌实在乏善可陈。
贵族虽然能顿顿吃上肉食,但烹饪工具有限、调料有限,连王宫的盐都带着些苦涩味,可想而知,想要多美味是绝不可能的。
现在的蔬菜种类也极少,藿是菽豆粗糙难咽的叶子,是绝不会被端上贵族餐桌的,而薤、韭、葱的味道又太过刺激——
这样一来,可供李世民和扶苏食用的种类更少了,两个孩童几乎顿顿与肉糜蛋羹粥食为伴。
但今天的晚膳,竟然出现了两样稀罕菜:肉酱拌巧芽和羊肉炖豆腐。
宫人告诉秦王:巧芽是菽豆泡水后长出来的,豆腐也是用菽豆磨粉制成的,都是二公子先前教给大家的法子。
秦王举起玉箸夹来一试,巧芽鲜嫩,豆腐爽滑,味道确实极好。
他按下满腹惊诧与疑惑,尽量平静地问李世民,
“你是从何处知晓的这法子?”
巧芽也就算了,这豆腐的制作一听就十分繁复。这世道,养不到成年的孩子实在太多了,而世民又常常聪慧得让他心惊。。。。虽然秦王担心一语成谶,从不敢将这隐忧诉诸于口,但这抹阴霾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李世民正舀着一块豆腐想往嘴里塞,闻言放下玉勺,一脸真诚回答,
“我是从书中看到
的。”
“会认字”确实好处很多,什么锅都能甩给书。
扶苏美滋滋啃着鲜美的豆腐,也仰头帮他回答,
“阿嘀嘀嘀系书书,康康的呀!”
秦王放下玉箸,仔细打量了一会儿李世民,
“哦?是从什么书里看到的?”
李世民就猜到他会有此一问,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声音软乎乎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