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接见了他。野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任驻美海军武官,当时罗斯福任海军次
长,二人关系素称友善,且有亲笔通信之谊。两人愉快地回忆了20年前的往事之后,
都希望能找到解决目前日美关系的良策。
3月8日,野村与赫尔开始第一次会谈。此后双方便经常在卡尔顿饭店、威特曼
公园饭店等处进行了多达60次的马拉松式的谈判。
4月15日,日本方面首先拿出了由双方民间代表拟定的《日美谅解方案》。这个
被美国史学家费思称之为&ldo;出生在私人小医院的双亲不明的婴儿&rdo;的方案,得到了
野村的赞同和支持。原来在达成这个《日美谅解方案》的幕后,还有两位神父的活
动。1940年11月底,两名美国神父秘密来到日本。这两名神父一个叫沃尔什,一个
叫德劳特,都属于天主教马里诺修道院的。他们拿着纽约孔莱普商会经理斯特劳斯
的介绍信,访问了日本中央金库理事井川忠雄,传递了美国愿意和日本改善关系的
信息。井川与近卫首相的关系很密切,遂接受两位神父的中介,派井川和岩畔豪雄
大佐赴美协商。在野村的指导下,双方起草了《日美谅解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
容是:三国同盟是防御性的,只有在德国受到攻击时,日本才履行三国同盟的义务;
由美国出面劝告蒋介石政权与汪精卫政权合并,承认&ldo;满洲国&rdo;,如果蒋介石拒绝,
美国即停止援蒋;美国协助日本获得必需的物资,维持与日本的通商和金融合作。
由于这一方案&ldo;大部分条款都是狂热的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希望的&rdo;,赫尔又针
锋相对地提出了四项原则:(1)相互尊重对方国家领土、主权完整;(2)支持不
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原则;(3)支持平等,包括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4)不变
更太平洋地区的现状,除非用和平手段。
刚从苏联喜气洋洋、忘乎所以返回国内的外相松冈,激烈反对同美国进行谈判。
为此他把谅解草案一事通知了希特勒,并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等待希特勒的意见。5月
8日,松冈拜谒天皇说,如果美国加入欧战,日本应该支持轴心国,进攻新加坡。他
预言,在华盛顿的谈判将一事无成,如果谈判获得成功,那也只意味着要牺牲德国
和意大利才能安抚美国。&ldo;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恐怕不能在内阁留任。&rdo;松冈为
此又制定了三条原则:(1)有助于结束中日战争,即美国不再插手中国;(2)不
与三国同盟条约相抵触;(3)遵守对德国的国际信义,以此作为向美国讨价还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