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10年前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时的6:10与7:10之争。这一次由于日本事先摸清了情
况,因而拒不让步,双方争执不下,会议几濒于破裂。英国虽然表面上居于调停地
位,但由于麦克唐纳事先也已与胡佛达成协议,美英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种复杂的情况使会议进行得十分困难。山本五十六在这期间寄给海军省军务
局长堀悌吉少将的信中提到:&ldo;这次会议真如同老牛拖车,未来的结果实令人担忧。&rdo;
为了不使会议破裂,日美经过一系列幕后交易,于3月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这
一方案在海军舰艇总的比例上接受了日本方案,准许日本辅助舰的总吨数为美国的
6975%,但大型巡洋舰的比例仍维持6:10,潜艇的比例与美国相等。山本作为海
军随员对此提出异议,要求征得国内同意。在山本的坚持下,日本的4名全权代表经
协商后,于3月14日将上述方案向政府请示。
日本当局接到请示电文后,海军部门的意见分裂为二:海军省认为采取妥协态
度是迫不得已,但军令部却表示反对,理由是该案对日本的两大重点即大型巡洋舰
和潜水艇极力加以限制,要对美作战,日本的潜艇绝对需要达到78万吨,527万吨
是无法进行对美防御作战的。当时的首相滨日雄幸经过仔细考虑后,同意海军省的
看法,并于4月1日复电通知了日本代表。4月2日,日本全权代表若(木规)与英美
代表交换了备忘录,4月22日签署了《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根据这个
条约,日本基本上达到了7:10的目的。
然而,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却并不到此为止。他们攻击日本政府对英美实行
投降外交,在国内发起了一场攻击政府的运动,指责政府不顾军令部的反对,是侵
犯天皇对军队的统帅权[注]。5月20日,军令部参谋草刈英治少佐企图暗杀海军大臣
财部未成,为唤起国内右翼注意而剖腹自杀。6月20日,军令部部长加藤宽治向天皇
提出辞呈,一时国内闹得纷纷攘攘。虽然最后条约签字生效,但滨口雄幸首相本人
也于当年11月14日在东京车站被杀,这预示了法西斯逆流在日本的崛起。目睹这一
变局的山本五十六,回国后深受刺激,遂在家闭门谢客,重新考虑日本的出路。于
是外界谣传山本五十六将要辞职。
好友堀悌吉明白这是谣言,遂到山本家去拜访。彼此寒暄之后,倔军务局长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