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家孙子说;&ldo;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rdo;法国的拿破仑
亦说:&ldo;攻略高卢者,非罗马之军队,而系恺撒,震动罗马者,非迦太基之士兵,
而系汉尼拔,侵入印度者,非马其顿之军队,而系亚历山大。&rdo;将帅之于战争,永
远是人们研究和了解战争的重要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侵略者制造的巨大悲剧。在这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
反动的空前激烈的大厮杀、大搏斗中,站在前列技坚执锐、角力斗智的是同盟国异
彩纷呈的众多将帅。他们或横刀立马、驰骋疆场,或羽扇轻摇、运筹惟幄,导演了
一幕幕激越高昂、波澜曲折的活剧,使残酷的战争闪烁出人类智慧与勇气的火花。
《二战八大将帅》丛书从中重点选收了苏联的朱可夫和崔可夫、美国的麦克阿瑟和
巴顿、英国的蒙哥马利,他们都是二战中的风云人物,是同盟国所依赖的柱石,个
个功名显赫。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朱可夫多谋善断、胆略过人,具有钢铁般的
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组织实施庞大的坦克机械化兵团进攻和防御作战的杰
出才能。正如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所说:&ldo;朱可夫确实是率领大批军队进行战争的
统帅的统帅。&rdo;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战时荣任太平洋西南战区总司令,指挥美国
陆海空三军力量,实行&ldo;蛙跳&rdo;战术,直取日军防线纵深地带的主要目标,从澳大
利亚经菲律宾一直打到日本国土。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蒙哥马利制订作战计划十分细
致彻底,善于稳扎稳打,是一位阵地战大师。巴顿作为坦克进攻作战的行家里手,
则是一名&ldo;热血豪胆&rdo;的沙场老将。这几位将领不仅具有良好的战略战术素养,而
且对国家的政治目标也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二者的均衡发展,使他们在夺取一个个
战役胜利的同时,能够在战略上高敌一筹、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军事领域达到了
光辉的顶点。
当然,这些将帅并不是天生的神灵,从初上战场的新兵到登上军事&ldo;金字塔&rdo;
顶端的著名将帅,他们无不经过了艰苦的磨练和刻苦的学习。朱可夫还在列宁格勒
高级骑兵学校时就把事业、职责置于一切之上,房间里地图铺满地板,上面勾画得
密密麻麻。他们普遍重视从历史知识中吮吸营养。麦克阿瑟说:&ldo;军事比其他大多
数职业更需要依靠前人明智的决断作为制定未来方案的参考。&rdo;巴顿则高声宣布:
&ldo;你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军人,就必须了解历史。&rdo;他们对新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
力和预见力,能够及时发现和研究武器装备的变化及其对作战方式的影响。两次世
界大战之间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呼唤着作战模式的划时代变革,在各国军事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