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太平新篇TXT全本 > 第503章(第1页)

第503章(第1页)

一时间大批原来驻扎在罢工城市周围的驻军纷纷开进城内平乱,大街上顿时出现了无数荷枪实弹,到处巡逻的军、警,他们自接到上谕起便迅速接管城市防务,维持城市治安,所有罢工的工人有权力选择恢复工作还是辞职,但他们没有权力选择是否继续在街上胡言乱语,任何不听劝告继续上街扰乱治安的人无一例外的都被逮捕。

应该说皇帝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是无可替代的,自上谕后,大部分城市的工人都停止了罢工,或者回到工厂、商铺继续工作,或者离职回乡避避风头,对于他们这些人,朝廷仍然坚持了怀柔的政策,但也有一些城市的工人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不但仍然聚集到一起游行示威,还公然修筑街垒对抗官军,其中以广州工人的反抗最为激烈,他们逮捕朝廷官吏,解散广州议政院,封闭城门,并抢走武器库中的枪械公然对抗不断赶来的国防军,最为离谱的是这些大字都不识一箩筐的工人们居然还选举出了广州临时议会,取代朝廷官署行使对广州的管理权,而极为讽刺的是当选的四十三名议会议员中有的是留洋学生,有的是商行老板,有的是旧官僚,可就是没有一位是工人,这清楚的表明了这次工人运动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人们成了资产阶级谋求权力的炮灰!

毫无疑问,帝国政府当然不会对这样的非法政权妥协,忠于朝廷的国防军在几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断然行动,利用火力优势向广州城发起进攻,叛乱工人承受了惨重的损失,但是仍然坚持不退,他们非常清楚,继续与朝廷对抗绝对没有好下场,广州城破之后国防军一定会将叛乱者全部逮捕,因为此时他们已经不是罢工工人,而是叛国的敌人了。

然而就是工人们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浴血奋战的时候,当选广州临时议会的议员们并没有和他们的选民一样坚守着他们曾经大声疾呼的自由、民主,这些议员们反而派人出城联络国防军,以打开城门为交换条件,请求国防军保证他们所有人的安全,在这些所谓议员的献城协议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伤亡惨重的工人。

围城的国防军指挥官出于军事的角度很自然的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在广州临时议会的出卖下,坚持了六天的广州工人暴彻底失败,趁着夜色攻入城内的国防军士兵迅速逮捕了大部分仍然伏在城头上坚持抵抗的工人,所有参与、同情叛军的工人、市民都被毫不留情的收监入狱,等待朝廷的处罚命令,至于那些献城有功的四十三名议员也被专人看管起来,到了这个时候前线指挥官也没有权力决定放不放人。

说实话从王财的角度来说,他并不认为工人们争取权力有什么不对,但是他无法忍受的是那些所谓的民主人士打着自由的旗号去利用工人来谋取个人权力,广州事件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在国防军手下留情的围攻广州的六天时间里,伤亡工人超过七百人,而欺骗、利用他们的那些资本家、亲西方学生一共才伤亡不到十个,这是什么比例?除了哀其不幸以外就只有怒其不争了。依着王财的脾气,这四十三名议员肯定是得找个借口收拾掉的,至于那些上了当的工人他到是没有打算要给什么处罚,王财相信只要他们明白自己所选的这些议员是如何出卖了他们的信任,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于是本着这个目的,皇帝命令接管广州城防的国防军将参与暴的工人与同情者都组织起来,让这四十三名议员自己把他们所做的事情给详细说说,说完之后便全部释放,让他们自己去琢磨一下。

第二卷第二百九十五章:帝国宪法

从以农民为主的天京危机到以工人为核心的三省罢工,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帝国政府经历了两场发人深思的政治运动,这两场看似互不相关的运动其实有着深刻在内在原因,随着思想启萌与工业化的推进,国民解放意识的提高、工人数量的增长都必然的导致社会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即使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没有办法阻止滚滚而来的历史潮流,历史的必然性促使帝国政府不得不作出深刻的反思。首先从民众的角度来看,以前高高在上的皇帝再次表现出了亲民的作风,即使在民众大规模的冲击下,皇室仍然坚持用采用较为缓和的方式来解决危机,在迫不得以的情况下动用国家武装力量之后,也能对参加动乱的工人宽大处理,这让皇室在民众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上政府以广州事件为突破口,故意在工人与亲西方知识分子中间制造对立,使工人重新开始回到政府一边。

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朝廷的威望、国家的统一稳定得以保全,在&ldo;永不加赋&rdo;这四个字的推动下,帝国政府再次迎得了民众的信任,政局得以迅速稳定,同时国家长期难有定论的税制改度也在这场危机中被皇帝御口亲定,低税收政策成为中华帝国政府贯彻始终的重要国策,第三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皇帝陛下坚持通过税收来调节人口增长的办法也成为影响帝国长远发展地重要政策。正是这项政策的出台,使帝国人口从清末的四亿在不到二十年的时候里迅速突破43亿后增长渐渐放缓,并最终维持在六亿左右的水平,人口的缓慢增长保证了就业,减轻了政府负担,提高了新增人口的教育质量,推动了整个社会向高素质发展地进程。第四从国家政策来看,正是亲历了这场危机。感于长期战争给民众造成的伤害,帝国皇帝终于将争强争霸地外交政策调整为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主动与长期对抗的西班牙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放弃了长期以来在印度问题上与英国的对抗政策,积极寻求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的交往,在坚持即有领土的基础上,放弃扩张(南海问题除外)。并最终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实现帝国在世界问题上地话语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