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看别人的表情,却又很是自然,该干啥干啥,根本不像是她刚刚说了什么惊天巨瓜该有的反应。
这就很是不对劲儿了,就算是她真的说漏嘴了,总不能只有元春听见了吧?
明明凤姐儿跟她们俩都坐在一起,怎么就没见凤姐儿表情有什么不对呢?
所以说,这一切都是巧合?
娴玉正在那里暗自嘀咕,还来不及细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元春已经抓紧时间继续说了下去。
其实这种事儿,一旦开了个头之后,就很好继续了。
这阵子元春心里本就很苦,娴玉这个关于她的大瓜,不过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至于元春为啥苦,问题还是出在她妈王夫人身上。
之前娴玉已经通过系统零零三把王夫人的生平都了解了一番,虽然对她的那种被压迫和反抗无效导致的习得性无助有点儿同情,但是毕竟她只是个旁观者,所以才能做出这么理智的判断。
若是问当局者,比如元春小姐姐和贾珠小哥哥,对他们的麻麻王夫人是什么感觉,他们兄妹俩肯定能给你写出来好几个小作文。
因为这感情,那真的是有点儿相当复杂了。
首先,王夫人做为一个妈妈,你要是说她一点儿优点都没有,那也是不够公允客观。
毕竟,贾珠和元春兄妹俩,都是王夫人亲生的,还都是第一个儿子和闺女,偏偏这俩孩子天赋都很不错,那不得可劲儿宠啊。
的确,两孩子小的时候,那的确是可劲儿宠的。
但是吧,到了启蒙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可不是现代人才有的毛病,那是打从古代起就传下来的“旧疾”。
王夫人显然是这个疾病的深度感染者。
具体体现就是,对于长子贾珠,她简直就是化身鸡娃达人,
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要督促这孩子念书。
要说贾珠也是厉害,居然真的硬生生扛住了这份儿压力,寒窗苦读十年,终于在十四岁的时候中了秀才。
这个战绩,不管放在哪儿说,那都是很牛逼的了——反正很多白发老童生表示,他们考了一辈子都没中上一个秀才,很多人还是个小孩子呢就中了,真是同人不同命,人跟人的差距,那可真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