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威胁哀家。”
顾曦这句话无异于是在说,如果皇祖母不肯将真相告知天下,她便将此事一一告知翎京中所有与父亲交好的人,既得知为国浴血而战的人到头却只得这样下场,如此一来,谁还能全心全意为朝廷效劳。
“康宁不敢,”顾曦起身,“康宁有些累了,也就不叨扰皇祖母了,先行告退。”
乔胜以叛国之名被关在大理寺中,原本就等着被杀头了,可忽然之间,大理寺卿却从他口中审问出来另一件事。
两年半之前,乔胜令人伪造大将军顾璞笔迹,意图诬陷其与抚南勾结,并派人暗中将其杀害,朝廷有疑,一直命令于暗中查探此事,如今终于水落石出。
乔胜和忠昌伯爵纪备合谋,陷害顾璞,如今已将二人同时抓入大牢,审问口供,并于秋后斩首,纪家除已经和长平公主有婚姻的纪书勤外,其余人等均流放两千里。
顾曦得到这个结果的时候,知道这就是皇祖母和裴衡能做出的最好的结局的,二人绝不可能将刺杀父亲的杀手是皇家派出一事公之于众。
只是如此,也已经满足了。
倒是纪书勤,已经往宫中递了许多次帖子,就想见为家族求情,但是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后来听说纪书勤更是直接被长平公主命人关进忠昌伯爵府中,不得外出。。
顾曦再一次见到陆玉窈的时候,就听闻好友试探地问她,“是不是要去见他一面。”
顾曦:“我听说陆伯伯那日往忠昌伯爵府去,刺了他一剑。”
陆玉窈叹了口气,道:“这事我是从母亲那里知道的,说是父亲回家之后,喝了一夜的酒,只是这事,确实令他伤心。”
“陆伯伯与我父亲三人,是许久的情谊,到头来得此背叛,自然难受,我和书勤,自幼一起长大,这件事,说到底是父辈的纠葛,但是说我心中没恨,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就算眼下他站在我面前,我也做不到杀他一剑。”
陆玉窈倒是明白,“我知道,这件事,到底跟他无关。”
“就这样,也挺好的,”顾曦道,“当日皇姐说要让皇祖母为她和纪书勤赐婚的时候,我原本还以为这事不算是好事,如今看来,倒是皇姐救了他一命,能活命,也好。”
陆玉窈确实眼睛一眯,“说到这事,我忽然想起来,去年你跟着可汗去余北之前,我和书勤到城外送你,当时可汗对书勤说过一段话。”
说罢,陆玉窈将那话复述了一遍,“这话听着,像是那个时候,他就知道了此事与纪家有关。”
“可是,他从未说起过呀。”
第121章
◎容许他在这么多人面前亲自己。◎
顾曦这一次回来,使专门为了拜别双亲而来,是以在七月初,朝廷下了给顾璞的追封之后,在礼部的安排下,郑重地祭天离别,只是没有想到,在离开的前一天,太皇太后居然病倒了。
顾曦听闻此消息,还是让执书去打探了一番,“说是晚膳过后就一直不舒服,方才不知为何,忽然吐出来一口血。”
顾曦坐立不安,到底还是起了身,往慈宁宫去了。
“皇祖母怎么样了?”
秋嬷嬷刚好端着汤药要进去,闻言道:“公主,太皇太后这几日也不好受,知道明日您一走,这辈子想来无能再见,所以今夜才会忽然呕血,太医来看过了,说是多日忧郁,淤血成疾。”
说罢,见顾曦面上犹豫,秋嬷嬷试探着问道:“公主,可要进去瞧瞧。”
顾曦脚微微抬起,但最后还是停住了,微微拔高了声音,“皇祖母既然不舒服,那还是吃了药早些歇息吧,明日我就要走了,今夜就不烦她多生愁绪了,秋嬷嬷好生照料着。”
秋嬷嬷对当年的事是全然知晓的,闻言张了张嘴,但到底什么也说不出来。
进了寝宫,太皇太后斜靠在床上,看着端着汤药过来的秋嬷嬷,眼角流泪,“哀家就是想认错,看来望舒也不会接受了。”
“太皇太后别伤心,公主只是……”
“罢了,你也不用安慰哀家了,方才她在殿外说话,故意说得那样大声,不过就是为了让我听见而已,她是不愿再见我了。”
“公主只是怕您又起愁绪,才不忍见面而已。”
太皇太后没再说话,只默默喝了汤药,心中知道,自己和阿迎的血脉,便是到此为止了。
翌日,顾曦遥遥与大昭帝后别离,往北面而去。
抱弦和执书一起跟在马车上,看着顾曦通红的眼睛,忍不住问道:“公主既然这样难过,昨夜不如就见太皇太后一面。”
“见了又能怎能呢,我父亲母亲,到底不能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