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唐探2不行,至少徐年的个人名气更响亮了。
而那部最近在圈内众口交赞的《无间道》似乎更被寄予厚望。
怎么说呢……陆明凯逐渐理解了一切。
………
有意思的是,这会儿成景也恰好关注到这个国际娱乐新闻。
他今天刚好有个着急的行程要赶。
看着一些流出来的切片,成景感慨道:“有时候想想,还真佩服他徐年。”
“公众场合从来都是自信满满的模样,本来就又帅又气质好,状态也这么好,要我是资方之类的也选他。”
经纪人:“……”
哥,要不要这么吹啊?
你们不应该是死对头吗?
结果,成景转头就问经纪人:你觉得唐探2在北美市场的首映票房会有多少?”
经纪人:“……”
他左右为难,再三思考,然后回答:“我觉得应该不会很差。”
“500万人民币应该有?”
闻言,成景笑了笑:“我觉得五百万的首映票房,不值得徐年这么卖力。”
“哪怕唐探2只是为了当垫脚石。”
经纪人:“……”
短时间内他已经沉默了三次。
他总觉得最近的形势变化太快了,有点让人看不懂。
<divclass="tentadv">成景扫了一眼经纪人,没有过多解释。
他当然不喜欢徐年。
徐年的存在,对号称内娱第一顶流的他影响是最大的。
不过,成景越来越明白,内娱的利益竞争距离徐年越来越遥远了。
不是内娱这样的名利场没有了这样那样的竞争。
而是维度不同了。
至少在当前形势下,华语音乐和华语影视不会坐视针对徐年的竞争扩大化。
《万城》其实就是鲜明的例子。
哪怕是最初期阶段,舆论风向始终没有深入徐年个人。
一些明确的例子:
不够完美的唐探2其主要问题被归结于编剧李成的功底和沉淀不够。
虽然这是事实,但按照常理,以徐年流量明星的身份,多少会被吐槽几句。
毕竟演技这个东西其实有观众主观成分。
在娱乐圈攀爬打滚多年的成景不认为这里面没有额外的意志。
再考虑到徐年已经成为了天悦第二大股东,以天悦当下如日中天的发展状况,徐年完全可以不搭理娱乐圈内部利益竞争。
因为徐某已经进入了娱乐圈话事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