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徐年入镜,随着‘嘭’的一声巨响,陈笠亮从上坠下,徐年下意识循声回头,继而愣住,慢慢走近,那种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情绪溢于言表。
不过,也不能否认徐年现在不当回事,能一点不膨胀,与陆明凯这个鲜明例子关系密切。
“我觉得不够表面洒脱,这阶段刘建明的视角会有将要脱离无间地狱的憧憬……”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徐年一路走来轻轻松松,单是徐年拎得清这点已经胜过无数圈内人了。
李成没那么想法,但他跟庄辉一样,打心里认同徐年抓到的关键重点。
根本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那种。
反倒是李成没叼所谓,他还算了解徐年,知道徐老爷说的是真心话。
“最好不要指望我的临场发挥,过分依赖灵机一动,很影响拍摄进展。”
而是徐老爷确实只主打天然本色,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进修。
再加上《无间道》的天台戏份不少,倒是不要紧。
尤其是镜头需要捕捉那种微妙的氛围和微妙的神态。
“卡!”
“这一场的下一镜头,还有我们认为双卧底的经典对决……”
他们差点都以为真死人了。
“……”
徐年习以为常。
身为老演员,这种戏份陈笠亮是不屑于使用替身的。
毫无疑问,又是一次完美的表演。
钟:“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反正他的方法就是记住,然后依葫芦画瓢。
原因嘛,李成也清楚,徐老爷活得很简单,有事没事,直接开摆。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能比人和狗都大呢?
以及现场收音。
随着两人的交锋你来我往,现场近乎于落针可闻,差点都沉浸进去了。
徐:“好,跟法官说,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
但不算是南辕北辙的那种差距。
人红是非多。
不得不说,陈笠亮这个大满贯影帝是半点水分没有。
…………
即刻跟钟家辉商量着调整了入戏情绪……
太踏马真实了。
“我又不是神,也不想当第二个陆明凯。”
接着就到了最经典的部分。
这场戏对他来说简单的要命……因为没有台词。
甚至李成这样的青年优秀导演都分不清楚徐年当时是不是被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