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横抱琵琶的,便是楚书铭先生,这位则是他的夫人,郑婉清女士。”
黑白的照片里,清晰可见两位琵琶演奏者。
他们抱着琵琶相视一笑,眉目间的情深义重,穿越时光,从未褪色分毫。
樊成云端详着楚慕,无法从这位欧式深眼高鼻的年轻人找到半分与故人相似的样子。
他依然目光柔和的确定道:“他们应该就是您的外公外婆,也是楚芝雅女士的父母。”
樊成云从钟应手上,拿过那本白底黑字的《纪念》。
“可是我们不知道,楚先生于1943年遭遇意外,沦落毛特豪森集中营,于1944年去世。要不然,他们也该顺利乘着邮轮,回到中国了。”
楚慕的表情略微诧异,视线惊疑不定。
樊成云递出手上的自传,楚慕接过来随手翻了翻,就能见到“Schosummy”的称呼。
依照德语的发音,他稍稍在心里一念,就能知道这是“楚书铭”的读音。
血脉亲情,往往难以磨灭。
更何况过去了七十多年,突然告诉后代:你的先祖遭遇过二战最惨烈的折磨,死在了近在咫尺的人间地狱。
任谁都会情绪翻腾,无法自持。
楚慕没翻多久,将书放在膝盖,烦躁的皱着眉拿出了一根烟叼在嘴上。
他还没点燃,莎拉就低声提醒道:“这里禁烟。”
楚慕默默把烟摘下来,捏在手里,敲了敲手上的书本,长叹一声。
不知道他是为了不能抽烟叹息,还是为了逝去的人叹息。
艺术乐团的办公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樊成云也不急着逼迫楚慕表态,他只是感慨道:
“木兰琵琶能够在遗音雅社重聚,是沈先生、也是楚先生的愿望。我和小应有幸来到维也纳,既见到了雄蕊琵琶,又见到了雌蕊琵琶,自然是希望能够带它们回到中国,完成逝者生前的遗愿。”
这话说得何其悲伤,连众人的呼吸都显得沉重。
谁知,办公室响起一声轻笑。
楚慕夹着那根没点燃的烟,表情戏谑,嘴角笑意直白讽刺。
他盯着樊成云,“遗愿?”
楚慕径直拿起火机,点燃了烟。莎拉想阻止都来不及,只能瞪大眼睛盯着眼前的烟气缭绕。
“我妈的名字,确实叫楚芝雅。只不过,她死了快十年了。”
他长呼一口气,像是平复了自己的情绪一般,遥遥点了点那张清晰的黑白照片。
他意有所指的说道:“人都死了,怎么死的,死前有什么愿望,重要吗?”
楚慕黑沉的眼睛在烟雾里泛着光,钟应看得清清楚楚。
他不是没有被震撼、不是没有被感动。
只是心中的迷茫痛苦,远超过了语言的描述。
“重要。”
沉默许久的钟应,认真的回答了他的问题。
“楚先生在集中营依然惦记着木兰琵琶,他甚至空手弹奏琵琶,给迈德维茨带去了希望。这份希望,是他想要活着回到中国,回到遗音雅社,重新奏响汉乐府的信念,也是我们走遍世界,哪怕一无所获也不敢放弃的原因。”
“如果我们放弃了,就没有人再记得他们,更没有人能见到乐器回归祖国的那一天。”
远胜生命的乐器,凝结了逝者最后的信念,成为了钟应始终奔走的信仰。
他不懂楚慕为什么冷漠,为什么抗拒去谈木兰琵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