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峰自然不会让人窥探自己的记忆。
而且,他也并不觉得,以此鼎的能力,能够窥探出自己的神魂记忆。
他站在鼎前,沉默了片刻后,忽然转身对着旁边的韩哲说道:“老先生,我只是一介武夫,也没读过几年书,更没有什么人生感悟,不过是在以往的某个时刻,忽有心有灵感,随口写了几句诗词罢了。”
韩哲捻着霜白的胡须,微笑说道:“小友不必谦虚,你的诗词,老夫也曾细细读过。”
“先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后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友如此诗才,老夫也是自愧不如啊。”
“若是对人生没有足够的阅历和感悟,焉能作出如此千古名诗?”
我只是诗词的搬运工,有个屁的人生感悟啊……姜峰只能在心中暗暗吐槽。
可事到如今,他也觉得自己怕是难以直接糊弄过去。
于是沉思了片刻后,缓缓说道:“老先生,要说治国方略上的事,我确实不在行。但要说吟诗作对,我只能算是勉强还行。”
他暗中传音道:“老先生若要以文鼎复刻我的感悟,只怕是难成。且不说我没什么人生感悟,这文鼎之灵,也无法对我的神魂,造成半点影响,老先生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韩哲心中暗暗皱眉。
他倒是忘了,姜峰与其他人不同。
这可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超凡武夫,还是一位神通者。
此子神魂之强,远非旁人可比。
姜峰这时又开口说道:“不过,老先生既然召我前来,我却是不好令先生失望。值此儒家大兴之际,我心中亦有所悟,在此,赠诗一首。”
韩哲眸光微微一亮,伸手示意:“小友请讲。”
姜峰望着眼前的儒家文鼎,想起景国为此努力了两百年,可这世上真正在做学问的,又有几个?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又有多少学子,是真的一心一意为了治理百姓而熬夜苦读?
他沉默了片刻后,忽然伸出手指。
金色的光芒,在指尖凝聚。
不朽的力量,在虚空留下深刻的烙印。
只见他以指代笔,在这尊百丈文鼎跟前,写下二十二个大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轰隆隆!
此诗方成。
整个儒家秘境,轰然一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