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她一直瞒着柳家自己原本的身世,就是不想为他人所知。
这宅子和铺子的房契,必然会揭晓她曾是流放犯人的真实过往。
出于对小小姐的尊重,看来只能私下交到她手上了。
何况,老管家即便拿着房契,这租赁合同没到期时,使用权仍是在王武这边。
王伯听老管家问及此事,转头与陆沉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
老太太、柳树林他们不知内情,王伯和陆沉却是知道的。
王伯略作思忖,他们一大家子马上就要迎来孩子们的满月宴和乔迁之喜。
一切当以和谐美满为主。
“老管家,这里咱们还是继续租着吧!
我们一家子搬过去了,可以让月红的大伯娘和三婶他们搬过来住。
云贵和月忠都在铺子里干活,让家中妇孺搬来这里住也好。
这处宅子够大,他们两家住在一起,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等这宅子的租赁合同到期了,老管家您再和他们洽谈不迟。”
老太太,柳树林、徐氏闻言皆是一脸欢喜。
这是要让他们在乡下的亲人也搬来城里住了?
他们在柳家村生活了那么多年。
同村子的人是个什么尿性,他们能不清楚?
就不说那种见不到别人好的嫉妒心了。
第371章法子好
村里还有一些鳏夫和没钱娶媳妇的青壮年。
整日游手好闲,一双色眯眯的眼珠子总在大姑娘小媳妇身上打转。。。
三叔家的柳月燕今年年底就要年满十五了,留在乡下还真不让人放心。
这要是被哪个泼皮无赖给惦记上,坏了名声,以后哪还能许个好人家?
想到这些,老太太笑出一脸褶子。
“亲家公,您这法子真是太好了,让孩子们都搬来城里住,咱们以后走动起来也更加方便。”
柳树林点点头,接话道。
“王大哥,说起来柳家村也不远,咱们家里有马车,一天就能跑好几个来回。
只是我如今确实不爱回村里去,您是不知道,我和月初每次赶着马车回到村里,都会有不少村民围过来。
不是问我们在哪里发财了,就是说家里日子快过不下去了。
要么想问我借银子,要么想让我带他们来城里干活。
我听云贵和月忠说,他们家也有不少婶子伯娘去找他们家借米借钱的。
只是这些人在我们真正困难的时候,一个子儿都不肯借,现如今又怎么有脸开口的?”
徐氏也感慨着说。
“常言道救急不救穷,她们家中都是些好手好脚的庄稼汉子。
去河码头那边干力气活,一天也能赚个三十文,可不像咱们家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