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时日稍长,发现三脉合流的好处,自然而然彻底合流。
真正为难的,还是猛虎坳一脉。
厉飞鹰或许个人实力,不算太强,也没学到天星宗的顶尖秘法。
此人却是性情坚毅,头脑精明,做事有些不择手段。
有一件事,他还要走在其他两脉的前头。
就是弟子资源。
如果说,望天崖掌门一脉收录弟子,多数是看眼缘,救助穷苦小孩,力求心性品德合格。
那么,金玉堂一脉,看的就是人情往来。
收录门下的弟子,多半是一些有着利益往来,并且,关系很好同乡子弟。
这些人利益趋同,用起来放心……尤其是经手巨量钱粮的时候,不至于因为种种事情被人收买。
因此,沈连城看的也不是弟子资质。
唯独厉飞鹰,他收录门下的弟子,则是完全不一样。
他是在左近招募一些良家子,并且,有目的搜寻一些资质上乘的少年,加入军中。
一切唯实力至上。
因此,他这一脉的弟子,或者说是手下兵将,成长得很均匀,品质都很高。
他的亲传弟子也是最多,足足有三四十人。
就如那位杨侗。
放在沅溪千户所,武功算不得拔尖,排在十来名。性格沉闷不爱交际,连个小旗官都没混上。
若非在三脉大比之时,抽签抽中了陆无病,得到相助。
他根本没办法让刀法在短时间之内进步。
更别提突飞猛进,大放光芒。
就如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虎魄弟子一般……
匆匆上场,匆匆败战离开,然后,又回到日复一日的练兵生活之中。
遇到大战了,活下来的,或许会取得突破,声名鹊起。
更大可能会死于兵锋,埋在荒草萋萋乱坟冈,再无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在陆无病看来,这批猛虎坳弟子的质量其实都很不错。
这一次来的七人。
除了杨侗修为达到七品,开了七脉。
另外还有一人,名叫郑通,也是开了七脉。
其余五人均为八品,全都开了四到六脉,修为平均得很。
据此观之,陆无病就敢断定。
在沅溪卫那支八百余人的军队之中,大概有三四十人踏入七品境,八品境的估计得有一百多人。
至于通脉一到三条的九品弟子,比起望天崖这里,可能要多出两三倍。
三四百人是有的。
这么多好苗子。
恕陆无病说一句不敬的话,给厉飞鹰收在手下教导,实在是浪费。
这位师叔,是把虎魄刀和无影剑术改了改,创出一点简单的用法,配合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