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愚可知道,院试为何又被称为龙门试?”
先生才刚转身走开,祝赫便笑得一脸神秘,向范愚提问道。
他虽然不知道院试的流程与内容,但因为堂叔当年就是廪生,对于秀才有什么特权还是清楚的。
范愚只顾着埋头念书,倒还真没了解过,茫然得很。
见到范愚摇头,祝赫说道:“古往今来科举都是进身之道。秀才虽然还不能选官,但已经算是迈入了‘士’的阶层。廪生有公家给膳食的事儿阿愚已经知道了,但想来还不知晓,秀才可免服徭役、见官免跪,就连吃了官司都可免于出庭。”
见范愚对自己描述的特权没什么反应,祝赫停顿了片刻,抛出了他以为的杀手锏:“最为重要的是,考取了秀才之后,还能够特殊穿戴。”
范愚终于知道了祝赫真正想说些什么。
他原本还在心里好奇,友人不像是向往特权的样子,却原来重点是在特殊穿戴四个字上。
“青布长衫,头戴方巾,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模样嘛。”
果然,祝赫紧接着就感慨了一句,面上满是对于考中秀才之后的风流姿态的向往之情。
再回屋里休息了没多久,蒙学馆已经下学。
用晚餐时候,范愚正在怀念状元楼的美味,对比之下,一时间竟觉得送入口中的食物有些味同嚼蜡,只够饱腹而已。
范有宁主动凑上前来,口中道:“啊呀,这不是我们将来的小三元么?”
这人的恭维词又更新了。
县府、府试、院试三场皆中案首,便称之为小三元。如今范愚已经拿了前两个,范有宁自然不会只说“将来的院试案首”,而是直接夸作小三元了。
听到这话,范愚确实升起来了一丝向往。
虽然最后目标只是考中秀才就好,并不打算继续考下去,但毕竟是读书人,如今离小三元又只差最后一步,说不想要是不可能的。
他甚至暗暗在心中把摘得小三元定为了接下来两年的目标。
“八郎怎么终于舍得背完四书了?”
祝赫难得主动开腔询问,然后便见范有宁露出来羞赧之色。
向来喜欢摆出一副酸儒模样的少年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忸怩道:“还不是因为祝兄与十二郎进度太快,先生就对我不太满意了。况且再惫懒下去怕是等你们过了院试,我还未摸到府试的边,这怎好意思呢。”
确实是两人的进度鞭策到了他,这才奋起,快速背下来了四书。
时机正好,恰巧能同府试归来的两人一道转去经学馆继续课业。
听了这话,祝赫几乎要笑出声,好心提醒道:“八郎可有考虑好?等进了经学馆,可就没得惫懒了。堂叔可要比先生严厉不少,最看不惯有天分的学生消磨光阴了。”
而范有宁之后的表情佐证了祝赫的猜想,先生必定是没告诉他祝振向来严厉之事,才成功把人唬去了经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