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这日,考的便是正场。
虽说范有宁一直在说祝赫必定是案首,但范愚还是为友人感到担心。
好在正场算是最松的一场,文字通顺者便可录取,范愚还是比较笃定祝赫能够通过的。
就是不知最后名次如何。
县试三场,分别都会定下排名。而前一场考试中名词前列者,会在下一场里提坐堂号,位置更加靠近主考。
听闻提坐堂号后,便受更严格的监试,还可能受主考面试。
考场旁人不得入,虽说范愚是被拉着模拟一番县试流程,但等到考生尽数入场,他也就回到族学开始早课了。
解锁3级族学至今,范愚已经基本上学完《论语》。
早课开始之后,范愚合上书,从《学而》开始背起,背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为止。
因为闭着眼的缘故,范愚并没有发现,当他背到中段时,原本在背着双手巡视课室的先生停在了他身后,一言不发地听完了全程,面上带着满意的笑。
“不错,十二郎的《论语》可以算是学完了,待明日便可开始学《大学》。”
先生此言,倒不是仅凭范愚能够熟练背诵就觉得他可以结束《论语》的学习。
事实上,从开始学习四书到现在,范愚已经又经历了好几次督课的例行考校。
虽然他不愿去经学馆读书,但考校却是和经学馆的学生一道进行。
与蒙学馆只考背诵不同的是,经学馆的考校更多针对的是文章的释义。
先生比照着学生各自的进度来出题,因为范愚任性的缘故,考校的题还要比经学馆同进度的学生难上不少。不过因为有系统与先生的双重教学在,考校并没能难倒范愚。
几轮下来,他对文章释义的掌握早已经得到了两馆先生与督课的共同认可。
听到先生这话,范愚面上也带上了笑。
而一旁的范有宁则感慨道:“吾辈还在学蒙学时,十二郎就已经开始学音韵训诂;等到我等学到了小学,十二郎竟已经开始学四书;如今宁刚摸到《广韵》的边,十二郎又学完了《论语》。愧哉愧哉。十二郎定然便是祝兄之后族学的下一位案首。”
范有宁一口一个十二郎,明明是夸奖但却让人听得生晕。
时隔数月,这三人也终于从蒙学跨到小学了。
先生知晓范有成与范有志无心科考,也就对他们要求不高,只消顺利完成蒙学便可。
可范有宁分明打算科考,人同样聪慧,又比范愚还要年长一岁有余,进度却和剩下两人持平。先生已经看不惯这位懈怠得很的小郎君很久,恨铁不成钢。
这会儿范有宁主动夸赞范愚,又说自己愧哉,顿时引出来先生难得的暴脾气,被拉去屋外训斥了好一番才放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