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下之局势,诸国已然同盟,且实力强劲,我大秦需全力应对,因此后方必须得以稳定,一切都要在我大秦的掌握之中,也只有清除了后患,我大秦才可全力兴兵,以平定当前之局势,方使中州一统。”傅卫俞道。
其中的含义,已是无需过渡赘述,是个明白人都能听清其中的深意。
阿娜丝塔琳手掌紧握,眼下秦与诸国对峙,在其后方,只剩下了西域楼兰、以及西南巴蜀,
可…在此之前,她听说了巴蜀家主巴淑,已被秦王册封为长使,三万兵马以护送长使之名义,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巴蜀之地。
西南虽仍为巴蜀,可连其家主都成为了秦王之姬妾,实则已算不上巴蜀。
留存的,仅是一个巴蜀之名义。
除却西南巴蜀,那么秦之后方,只剩下了她一个西域。
至于与秦抗争?以她楼兰之实力,根本抵御不了多久,秦国若是兴兵,楼兰很可能成为第二个王庭。
“秦国兴兵讨伐诸国,楼兰必作秦之助力,秦若有所需要,楼兰也自当竭尽全力,助秦统一中州。”阿娜丝塔琳开口,
似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因为她清楚,当前两国之关系一旦挑破,便注定无法挽回。
也或许,秦王就等着她震怒,也等着她将这一层关系挑破,于秦以兴兵之理由。
然而,当前的楼兰已面临朝不保夕之局面、危在旦夕之局势,她即使不能阻止秦王兴兵,
也必须为楼兰子民谋取最大的生存空间。
与秦会谈,她只能慎尔又慎。
秦曌坐于主位只是轻抿茶水,听闻女王之言语,仍是神色平静,
也无需他开口,自有人说道:“昔年秦王暄时期,南国也曾与我大秦表忠心,更曾提言与秦同盟,岂料在我大秦与周对峙期间,竟不顾同盟之约定,悍然发兵,取我大秦南域十余座城池,而今,南国虽灭,可伤疤在前,我等自当以前事为鉴。”
说话之人,正是执掌全国军务的太尉穆瑰夏。
伴随着此话落下,阿娜丝塔琳眉心微凝,其中之含义,虽未曾有一字提及西域,可也言指南国撕毁同盟之约定一事,
这是在提醒秦王,前有南国,她之承诺也未必可信。
对此,她怎会不明白。
此时只听她开口:“诸位是不信任楼兰?楼兰虽无秦国这般强盛,可还不屑做那背信弃义之徒!无论秦国何时兴兵讨伐诸国,楼兰也必定配合秦国一统中州。”
虽心知秦之野心,但她也只能故作糊涂,只不过,以霸秦之秉性…
仅仅这样是断然不够的。
阿娜丝塔琳语气停顿了片刻,继续道:“当然,我楼兰为表诚心,除了奉秦为宗主国,此外,楼兰愿与秦联姻,圣女入秦,以示两国同盟之好。”
秦曌闻言,眉头一挑。
“大王!臣以为,无需搞出这么多麻烦事来,直接兴兵,一举解决了西域一事,才是一劳永逸、永无后患之忧。”座位的最后方角落处,一人口中吐出惊诧之语。
是海阔天二人,之前任使节,与诸国谈判归来,后来至典客下行事,辅助九卿之一的典客,管理列国邦交外交等事务。
今日被宣至大殿。
刚才两人一直默不作声,也是不知大王有何用意。
直到此时听闻诸位大人的谈话,他心中思索片刻,这才随即开口。
“臣附议。”
此时和生财也说道:“圣人皆言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凡事以前人之长增强自身,以古人之短警醒自我,步步为营,方可安于乱世。”
“我大秦既要统一中州,便只是一偶之地也当合一,臣建议以安天下之理,兴兵西进,当取西域。”和生财语气停顿了下,再次说道:“唯取西域,此后我大秦再无后患之忧,可全力应对诸国。”
阿娜丝塔琳手心紧握,诸人的一言一语,看似随意言谈之举,可何尝不是秦王在背后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