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霸气,这也是汉武帝接受儒家的原因之一,想当初汉武帝对匈奴就是如此,先打河西,再打漠南,最后要不是漠北太远,汉武帝估计还不会放过匈奴人。
但是现在的儒家温和太多了,已不能称之为儒士,称为儒狗更合适一些。
赵尚笑道:“不要太激进,这样吧,折中一下,路遇蛮人,若蛮人主动挑衅,可杀人夺财,官府不予追究。”
“官家圣明。”
一旁的欧阳修狠狠的瞪了曾巩一眼道:“你曾家还真是藏龙卧虎呢?”
曾巩苦笑道:“欧阳公,我这族兄从小就不爱读书,好勇斗狠,后来就是因为看了公羊派的书,才喜欢上读书的呢。”
“子固。”赵尚叫道。
“臣在。”
“记下,曾叔卿可去韩琦属下做官。”
“诺,臣记住了。”
韩琦便是一个非常喜欢公羊派的儒者,两人凑在一起,绝对有很多共同语言。
赵尚干咳一声道:“诸位士子,今日天色不早,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写下来,交给朕,朕会一条一条的帮大家解答疑惑,另外,诸位马上也要远行了,移民转运司在广州、桂州、成都三地都有官廨,这三地与东京可以说是相隔千里,朕今日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希望大家日后可以安安全全的回到东京,到那时朕再为你们庆功。”
“多谢官家。”
“另外朕要提醒大家一点,此次你们接触的都是流民、仆役,他们的胆子更小,神经更敏感,不可以普通百姓而示之,要多了解他们的心理,要多给他们安全感,最好让他们觉着你们是他们的亲人。”
“谨遵官家之训。”
“哈哈,好,大家出发吧,朕在京城等着你们凯旋而归。”赵尚大笑道。
“官家,学生告退。”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送走了一腔热血的学生们,赵尚重新坐了下来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多年后,谁还能保持住这份初心?”
欧阳修红着眼睛道:“臣相信自己的学生。”
“是么?”
“无论他们做出什么事,臣都会一如既往的相信他们。”欧阳修执拗的说道。
“行啊,要不要打个赌?”
“臣打了。”欧阳修不顾曾巩的劝阻回道。
“赌注么,一首词,可以么?”
“啊,就一首词么?”欧阳修无语的问道。
“哈哈,必须是千古名词。”
“那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