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连下半月,这几天才终于结束。
家家户户都开始在各自门前扫雪,大队里组织了些年轻力壮的汉子,去清理村子里的路。
秦家有5个大小伙子,这次扫雪任务自然是当仁不让。
即使秦晏往日的形象再差,但这种紧要关头,整个村子都出力的情况下,他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
况且他平日里流传出的,在秦家光吃不干的名声,也是他刻意为之。
毕竟僧多粥少,他在这个家里,就算干再多,挣再多的工分,都是要充入公中的。
他就一个人,一张嘴,他是可以干满工分的活,但是在这个家里,他也吃不到满工分能吃到的饭。
所以,秦晏早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不像秦家老三那样,一味的埋头苦干。
若是他想要的公平得不到,那他又何必苦了自已,为别人做嫁衣。
因此,上工时,只要干够他的份例,除了每年的“双抢”
,以及村子里组织的某些任务,他在秦家是什么活都不干的。
无论秦家其他人再怎么说,怎么骂,他就跟“滚刀肉”
一样,没人能奈何的了他。
这不,这次除雪任务就安排他跟老三去村口,老大和老六就留在家里,把院子里和门口过路的地方扫干净。
家里的女人们,就拾掇拾掇家里,归拢一下消耗品,大雪封山这么久,该有好些东西需要再添置了。
再说,距离过年也就一个月左右了,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准备年货。
秦晏家更是,老六还有一个星期就要结婚了,秦母不仅要准备年货,还要准备一些结婚用品。
这次可不像秦晏和姜清妤的婚礼那么简易。
老六秦宸作为秦母的小儿子,而他的对象秦媛媛又是书记家的团宠小闺女,秦母自然极为重视这场婚礼,势必要把它办的漂漂亮亮。
这不,等路上的雪清理的差不多,驴车能够出行时,秦母带着秦大嫂、秦三嫂以及她小闺女,一行四人坐着大雪后的第一班驴车,去往镇上。
姜清妤和秦晏倒没有急着出去放风。
毕竟要是跟秦母一起出去,不仅需要给她做苦力,他们想去国营饭店吃些好的也不方便。
还没分家,所有东西都充入公中,虽不至于要儿媳妇的嫁妆钱,但是凡是入口的东西,明面上还是不能吃独食的。
所以他俩早上吃完那份清可照水的玉米碴子粥后,又晃晃悠悠地去山上开小灶去了。
现在河里也解冻了,秦晏从小木屋里拿了工具就去抓鱼去了。
姜清妤就围着河边转悠,运气还不错,在芦苇丛里找到了两颗野鸭蛋。
薅了两把水芹菜,一小丛野葱,等着秦晏抓回来的鱼,准备回小木屋煮鱼汤喝。
小木屋工具不齐全,只有一个陶罐,平时他俩来开小灶,也只是炖个鸡汤,或者烤个野兔。
虽然没法炒菜吃,但是能时不时的吃上肉,已经算是不错了。
等秦晏在河边将鱼清理干净,带着洗好的野菜,一起回到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