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马队一进入兴隆坊,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这院子两年前贾琮住过,里面房舍还是老样子,只是摆设用品,却比以往华贵了许多。
中年人听了这话,点了点头,也觉得这话有些道理,不过心中还是不放心,说道:“让你的人盯着贾琮,有什么异常,也好早做准备。”
可惜有曲大姑娘在一旁烁烁发光,只好暂且作罢,现场的气氛已有些怪异。
金陵贾家十二房,因是贾家偏脉,当初无法随嫡脉迁入神京,双方日久疏离。
当初贾琮从辽东返回神京,随行从辽东带了五百名火枪兵,返回神京换防。
因此兴隆坊的各家偏房,凡是遇到婚丧嫁娶,年节贺礼来往,大都会给金彩下帖子相邀,抓住机会拉拢亲近。
能够依旧居住在这里的官员,都是行事谨慎,心有敬畏,通过家人经营,赚些便利的辛苦钱,自然也不会被人抓到毛病。
如果朝廷要加派贾琮过来查案,那就是十万火急之事,必定会明旨昭告,绝对不会让他拖延这么久才到金陵。”
谁都知道他年轻时做过老荣国公的小厮,他的女儿鸳鸯,是贾家老太太的贴身丫鬟,更是老太太最信重的心腹。
内室隔断摆着一副雕花玻璃屏风,晶莹剔透,光彩耀眼,贾琮在王熙凤那里看过一副,据说都是西海沿子来的稀罕供品。
所以,金彩才会如此煞有介事的迎贾琮入府,在他看来再慎重的礼数,都不算为过。
青年人回道:“这几天我们的人,一直有注意南下官员动向,其实前几日,贾琮的随从和护卫就到了金陵,只有他一个人今日才到。”
虽然贾家珠玉在前,已有一门两国公的荣耀。
金陵,丰乐坊。
金彩满脸笑容的看着马队走来,便带着家仆先迎了上去。
秦可卿一听这话,满脸羞红,忍不住问道:“这话你也能对他说!”
青年人回道:“我们的人问了船家,对方说贾琮是从姑苏上船的,至于他独自去了姑苏做什么,没办法查到。”
中年人目光一亮,问道:“以他如今身份,连随从和护卫都不带,独自出行,必定是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行踪,有查到他去了哪里?”
中年人冷笑:“甄家人的胆子可不小,他们家就是个狐狸窝,如今又出了头小狐狸,一家子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脚……。
书案上放了一台鎏金西洋钟。
分开这么久的时间,终于再见,可卿内心的欢愉自不待言,只是在曲泓秀面前,不好过于表露。
另外,这次吏部对金陵各官衙进行人员轮换,新下派的官吏,不知道原来的规矩,事情比以前难办许多。
兴隆坊的贾家子弟,对这种亲兵护卫的武勋场面,已经非常陌生了,没想到如今又能重现。
这几年贾琮在荣国府,也见过不少稀罕玩意儿,多少还是有些眼光的,屋里这几件名贵摆设,即便在荣国府也不多见。
如今贾家除了老太太,还有两位分袭爵禄的老爷,再无人比这位三爷更加清贵荣耀。
此刻,坊中一座不起眼的三进宅院,一间摆满书籍古玩、缭绕清逸古雅气息的书房中。
金彩脸上露出喜色,对自己婆娘说道:“看到了没有,那必定是三爷的马队,你回二门张罗一下,预备酒菜和住处,给三爷接风洗尘。”
曲泓秀妙目流转,说道:“也不用这么麻烦,这两年都没在你身边,我的功夫你可没学全,以后每日卯正三刻,都要到我那里。
可卿听了脸上楞愣的表情:“你们毕竟男女有别,也不怕忌讳……。”
荣国府的老太太,离开金陵不知多少年头了,金陵这边文字辈的子弟,她几乎都没见过面,要说有多深的亲眷人情,只怕勉强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