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约是萧衍政治中最可圈可点的。
然而他的以德治国却是一败涂地。比如萧宏,曾经被人举报家有库房百间,疑为私藏兵器。梁武帝闻讯亲自前往查看,却发现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仅仅钱币就藏了三十间房子,每间一千万,共计三亿。梁武帝看了大为放心,兴致勃勃地对萧宏说:阿六,你的生活不成问题呀![47]
请问,这是什么德育和德治?
事实上,堆满萧宏库房的全是民脂民膏,这一点应该谁都清楚。侯景围台城时,就曾经向城中士民散发谋士代笔的传单。传单上说:请大家看看梁朝王公贵族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吧!这些家伙不耕不织,却锦衣玉食。如果不从老百姓那里巧取豪夺,他们的钱财又能从哪里来?[48]
侯景虽然混蛋,这话说得却并不错。
如此看来,梁武帝的艰苦朴素便该视为虚伪。这种虚伪虽未必是他本人的,却可以肯定是体制的。而且,正因为他的以德治国其实是体制性的虚伪,才会死到临头都没人救援,哪怕他把自己打造成了道德楷模。
国学和德治能够救梁?白日做梦。
现在,救命稻糙只剩下了一根,那就是宗教。宗教是南北朝的大问题,梁武帝则是重要的代表人物。所谓&ldo;南朝四百八十寺&rdo;,便与他息息相关。更何况,正是宗教而非其他,最鲜明地体现出第一帝国与第二帝国,秦汉文明与隋唐文明的分野,是中华史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那就来看宗教。
第四章宗教问题
被后赵皇帝尊为&ldo;伟大导师&rdo;的佛图澄,第一次将佛教置于国家公权力的保护之下。但他能够利用皇权取得教权,靠的却并不是佛学造诣,而是道教喜欢的方术。
道教兴起
佛教在中国,一开始是被看作道教的。
这并不奇怪。中国原本没有宗教,也没有信仰。夏和夏以前大约只有巫术。商代有上帝,却是祖宗崇拜,不是宗教信仰。商的上帝也不是god,不是造物主,而是去世的帝王。与之对应的是&ldo;下帝&rdo;,即在任的商王。
下帝和上帝,都是人。
或者说,下帝是人,上帝是鬼,是死人。
之后的周人既拜祖宗也信天命。天的主要功能是授权天子管理天下,并对不合格的统治者进行革命。这样一种既是heaven(上苍)又是nature(自然)的存在其实是人,因此在以后的漫长时代也被形象地称为老天爷。
这同样不是宗教,不是信仰。
事实上,中国并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宗教(原因请参看本中华史第二卷《国家》、第三卷《奠基者》、第九卷《两汉两罗马》),正如我们不可能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一样。也就是说,宗教之于中华,只能是外来的异族文化。因此初入中华的佛教,也只能被理解为中国已有的东西。[1]
那么,这东西是什么?
广义和初始的道教。
实际上,就像文化本是&ldo;用文明来教化&rdo;之意,宗教在汉语中也是&ldo;宗奉某种教化&rdo;的简称。于是,但凡&ldo;以道来教化&rdo;的理论和实践,便都是广义的道教。先秦的诸子百家,后来的佛教道教,都曾被这样理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