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血染大青山有几集 > 第177章(第1页)

第177章(第1页)

第二天天一亮,行动小组又进一步地乔装打扮之后,早早从南门进了城,眨眼的工夫,一行人就在水门沟子口里停下了脚步。因为这里就是他们将要袭击的目标‐‐大升洋行,日军驻涿、良、房守备队的所在地。日军部队长对马大佐就住在洋行里。

傅德才指着洋行的大门口说:&ldo;一会儿战斗打响后,我们的行动一定要快,不给敌人增兵的时间。&rdo;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傅德才命令道:&ldo;准备战斗!以我的枪响为号。&rdo;

这时,傅德才等十三名勇士,齐刷刷地脱去大褂,由一个人将队友们脱掉的衣服团在一块,隐藏在一户老乡家的房山与围墙之间形成的旮旯里。

傅德才首先从腰间掏出一把明晃晃的手枪,咔嚓!一声,顶上子弹。

其余的队员也纷纷亮出手枪、顶上子弹。

接着,行动小组排成纵队,顺着墙根迅速向洋行门口逼近。

这时,洋行门前的一位鬼子兵听到有异常动静,刚端起步枪问道:&ldo;什么的干活?&rdo;

就在这关键时刻,傅德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甩手,随着&ldo;啪!啪!&rdo;两声清脆的枪响,就干净利落地结束了门前两位哨兵的小命。

随着两位哨兵的倒地,手枪队的勇士们紧紧跟随着傅德才,一窝蜂似地冲进了大升洋行的大院。

当时,洋行里只有三十几个鬼子兵把守。他们清晰地听到了两声枪响后,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发出枪声的位置,手枪队的队员们就已经堵在了门口。

傅德才如猛虎一般,一脚踹开了对马大佐的房门,一个箭步扑进屋子。

对马大佐发现情况不妙,惊慌失措的从座位上跳起,转身去墙壁上摘取指挥刀。可手臂还没接触到刀柄,就被傅德才给摁到在地。

对马大佐不甘心受制于人,倒在地上后,用尽吃奶的力气,一边吼叫,一边拼命挣扎。

傅德才岂肯再给他逃命的机会?一见这条杀人不眨眼的疯狗反抗的十分激烈,很难将其制服,便举起了手枪,用枪把猛砸其头颅,仅两下,这条恶狗便不再动弹了。

大升洋行一战,以消灭小鬼子二十余人的战绩宣告结束。

与此同时,伪警察局里也不太平。中队长唐尧听到城区里突然枪声大作,知道是洋行那边打起来了。于是,命令手下的十来个兄弟调转枪口,在打死了七八个鬼子之后,正式宣布起义投奔&ldo;一路&rdo;

涿县城北门,正在站岗的伪警察安福祥听到了枪声后,灵机一动,举枪打死了两名日军岗哨,带领一名警察冲出北门,弃暗投明。

听到三起莫名奇妙的枪声后,日军顿时乱成一团。

于振坛早率&ldo;一路&rdo;埋伏在城北一线,接应出城的傅德才等人凯旋。

周文龙率部队攻打涿县城内鬼子兵的消息,很快在百姓们中沸沸扬扬地传开了。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北平城里的各大报纸,也在同一时刻,大张旗鼓地宣扬了这一振奋民心的好消息。

书场里的说书先生也把这一段故事编成了大鼓书:十三位英雄闯南北,豺狼窝里枪声疾。鬼子丢盔又卸甲,英雄美名传天下。正义的天敌是邪恶,作孽者必然受惩罚。铁蹄踏来逞凶恶,四万万人民奋力御天涯!

第一百八十四章狩猎

平型关大战之后,聂荣臻司令员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的反抗精神。

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六日,晋察冀一分区第一团在司令员陈正湘、政委王道邦的率领下,挺进房山、涞水、涿县地区,到达涞水县石亭村。

经过广泛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深入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在陈正湘司令员的主持下,在涞水县板城村召开了抗日救国同盟军一、二、三、四路司令员(周文龙、白秀亭、胡振海、张海)参加的&ldo;诸侯会议&rdo;。

会上,达成了&ldo;破交打点&rdo;联合军事行动协议,公推陈正湘为总指挥。

&ldo;破交打点&rdo;联合军事行动很成功‐‐从四月二十九日深夜到五月一日三天时间里,&ldo;同盟军&rdo;一、二、三、四都出动了人马,配合八路军一团,破交的破交,打点的打点,致使日寇在平汉铁路从北河到琉璃河的一百多里全线陷于瘫痪,极大地震撼了平、津、保地区的敌人。

然而,在胜利面前,&ldo;同盟军&rdo;各路首领的头脑都被冲昏了。

二路司令员白秀亭野心开始膨胀,自立为王,脱离了&ldo;同盟军&rdo;。

四路司令员张海,投降了日本。妄图借助日本鬼子的力量吞并三路,举起了互相残杀的屠刀。

&ldo;同盟军&rdo;总司令陈东来见势不妙,匆匆在房山西域寺另竖总司令大旗,将周文龙、胡振海提升为副司令,委任张廷瑞为政治部主任。又以周文龙的&ldo;一路&rdo;为主,将&ldo;同盟军&rdo;编成了八个团。

但是,这个新阁总司令一诞生,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但总司令陈东来抗日态度暧昧,追寻&ldo;大炮一响,黄金万两&rdo;的美梦。而且,新阁成员中也主张不一。一时间,抗日、降日、亲蒋的呼声此起彼伏。还有日寇、蒋介石派员明来暗去的影响,不断在平地刮起旋风,吹得&ldo;同盟军&rdo;内部的政见不一、分歧很大、矛盾重重。新阁总司令究竟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一时还真难以看出端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