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马加爵抓到了!”
也不知道教室里谁喊了一声,瞬间十多个人围过去看报纸。
“在哪抓到的?”
“三亚。”
“他不是在彩云省杀人吗?真逃到天涯海角了。”
“这回肯定判死刑。”
“废话,杀了四个同学,能不判死刑吗?”
“……”
高三下学期,《今日说法》也不能看了,但教室里每天都会出现几份报纸。
报纸是政治老师高瞻搞来的,《人日》和《环球》每天都有,让学生多看报了解时事新闻。偶尔也会弄来《西华都市报》,这就纯属供学生消遣了。
本期《西华都市报》,用了一整个版面,报道马加爵被抓并讨论学生心理问题。
在广大学生群体当中,马加爵已经成了开玩笑的梗。
“感谢室友不杀之恩!”
“老子锤死你!”
陈贵良做题做得精神恍惚,耳朵里听到“马加爵”三个字,突然搞不清自己重没重生。
算了,趴着睡一觉。
他感觉这段时间,自己有点走火入魔。为了稳上北大,学习过于用力,已经丧失重生者的超然心态。
妈的,上辈子高三都没这么拼。
必须调整一下。
一觉睡了半个小时,陈贵良感觉脑子清醒许多。
“醒了?”同桌秦珊珊说。
陈贵良打着哈欠:“还没睡饱。”
秦珊珊道:“我挺羡慕你的,至少有一个清晰目标。我就很迷茫,不知道为了什么学习。”
陈贵良心想:你明年复读就知道为什么学习了。
这位同桌,只考了三本,志愿都懒得填,直接去买复习资料。
陈贵良掏出政治练习卷,依旧采用自己一贯的复习方法——
百分之百会做的题,直接一扫而过,懒得动笔浪费时间。
遇到拿不准的,就翻书找答案。并思考自己为什么拿不准,如果涉及多个知识点,就停下来认真看书,把相关知识点全部掌握。
如果知道答题的大方向,但写不出来完整细节,往往就是遇到比较难的大题。这时候就要动笔,翻书抄写大题答案,再花时间去背诵记忆。
如此一来,每做完一套卷子,都能掌握几个遗漏的知识点。
每过半个月,就通读一遍整本书的大纲,再详细阅读每个单元的细纲。并结合这半个月的复习,更系统性的全面理解整本教材。一本书就完全吃透了。
当然,这种方法对英语用处不大,因为陈贵良有太多单词不认识,对太多的短语用法不熟悉……
晚自习下课。
陈贵良决定今晚不再熬夜,两手空空到校园里走走。
换一换脑子。
他走到边关月面前,笑着说:“我送你去车站。”
“好呀。”边关月格外欣喜,但表情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教室里还有很多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