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就再没说,但是郗雾懂,这是师父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一点一点把他积累了一生的人脉、资源移交到?她手上,希望她能继承他的衣钵。
那?种明确知道自己死亡日期的感觉,于其他人而言肯定难熬,可臧曜似乎没有感觉似的,也不会和?她主动谈起。
老头儿每天除了给她奔波卖画周旋于各种社交,就是坚持锻炼、合理饮食、按时?吃药、积极化疗,那?种在死亡面前抢时?间的劲头,硬气到?甚至有点霸道。
但即使有了身份做伪装,郗雾仍旧清楚,各行?各业,就算你的能力再出?众再惊艳,但因为是新人的缘故,不说前辈为了打压后?辈而刻意防爆新人的情?况,社会上看碟下菜的人更是多到?让人麻木。
这世上从不存在哪个行?业好?做哪个行?业不好?做,任何如鱼得水的行?业要么是喜欢的,要么是擅长的。
剩下的都是人性?。
好?几?年前,美术圈就因为高考艺考政策吵过架。圈内主要分为两个阵营,支持的和?不支持的。
支持的如闫松柏,大?都站在政客的角度思考,觉得某次文化大?事件之后?,社会总体艺术涵养下降,降低一定门槛虽然不能保证质量但能够保证数量,基数庞大?之后?,虽然学了不一定走上这条路的大?有人在,但扩大?了艺术修养的影响范围,社会艺术涵养的平均水平整体提高,影响不仅广,更深远。
但不支持的就如臧曜,观点完全站在专家的角度,美术当然不能涵盖整个艺术领域,却也算是一个缩影。这方认为画家和?画匠存在根本性?的差别,这项政策只能为社会培养“画匠”而非“画家”,更遑论是艺术家,技法谁都能学,门槛非常之低,可是成为“画家”的门槛太高,天赋、阅历、创造力等等等等。本身就不是大?众的游戏,再放低准入门槛,艺术二字必定在将来变味,艺术生更是会遭受隐形歧视。
更别说很可能会为一些课外辅导机构提供腐败、诱骗与暴利的温床。
其实从今天的现状来看,两者都没错,但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一项十全十美的方案,只是政策刚出?时?,两方各执己见谁也不服谁,臧曜和?闫松柏当年没少因为这个事吵过架,甚至年轻气盛时?友谊都因此而受了磋磨。
只是这个世界总是这样,出?现问题就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人,无?论手段好?坏,一定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比如现如今的美术圈,有了个新的方式,来让人名?利双收。
营销。
塑造一个明星。
塑造一个万众瞩目的天才。
“明星”不需要真的有真才实学,只需要追捧她的人觉得她是个天才就可以了。
毕竟艺术圈自带一圈神秘的高姿态,对于圈外的门外汉来说,大?家说到?艺术生的时?候,大?都会轻蔑、会觉得是走捷径读不出?书的差生,但是大?家谈起艺术家的时?候,又会不自觉地产生仰慕与尊重。
这就是破次元壁的关键所在。
更是这个时?代牟取暴利与绝对声?望的地方。
尤其在这个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