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蒙古首领原名为阿勒坦(意为金),他出生于蒙古右翼的鞑靼汗国,也是祖父达延汗为统一蒙古而战的关键时期(正德四年)。
达延汗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后代,也是蒙古中兴的英主,但他到去世依然没能完成统一蒙古的重任。
权位原本应该由他的父亲巴尔斯博罗特继承,但父亲在位的时间极短,这个统一蒙古的重任很快就落到了年仅十三岁的阿勒坦和兄长衮必里克肩上。
在这次析产分封中,长子衮必里克得到了鄂尔多斯万户(属河套以北),次子阿勒坦则成为了土默特部落年轻的三万户首领(土默特万户的大部分),成为土默特万户的最高领主,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此后,一直跟着大哥衮必里克南征北战,以掠夺更多的人畜和物资。
嘉靖十一年,鞑靼汗国右翼济农(释:副王或副汗)衮必里克(吉囊)与俺答领军五万,西征亦不剌和卜儿孩叛军,大军自鄂尔多斯西渡黄河,沿贺兰山南下甘肃镇辖地,自扁都口翻越祁连山,进入青海北部草原。
在布哈河之战中,卜儿孩为了保存实力实力而远逃,留下盟军亦不剌军独自抵御,亦不剌不敌蒙古右翼大军而战败投降,后将女儿阿尔木扎嫁给衮必里克,鞑靼乘势收降了一批土默特部民后,班师回到河套。
导致惊魂未定的卜儿孩,连忙向明朝廷提出内附通贡的请求,却没有得到明廷的准许。
这年,俺答才二十四岁。
嘉靖十三年,鞑靼汗国右翼两兄弟,第二次率军西征青海的亦不剌和卜儿孩叛军,沿着两年前西征的路线,翻越祁连山,在峨堡三角城袭破亦不剌军,收复其大半部众。
亦不剌单骑西逃,想要凭借乜克力贵族的身份,融入满速儿汗主政的吐鲁番汗国,被当地驻军斩杀。
同时,卜儿孩也再次脚底抹油,率众逃走,待蒙古军队返回漠南后,才重新回到返还湖草原,此后还接替了亦不剌成为青海蒙古叛军的乜克力首领。
此次西征之后,鞑靼汗国博迪阿克拉汗,联合蒙古右翼济农衮必里克和土默特万户俺答两位堂弟,共同击败了北部的兀良哈万户反叛力量。
右翼兵马的东征西讨,也使得衮必里克声势大振,导致鞑靼汗朝廷已经无法有效节制右翼军政,大汗博迪本想找个借口吞并右翼三万户,但后被近臣及时劝解,这才得以保存汗位。
嘉靖二十一年,鞑靼汗国右翼济农、鄂尔多斯万户衮必里克病逝,俺答承袭大哥右翼济农之职位。
来年,为了再次扩大右翼的影响力和人口,俺答发动了第三次西征,打的依然是青海卜儿孩叛军,在甘肃镇与青海地区的交界处,战胜了卜儿孩军,卜儿孩只得率众远迁大通河上游驻牧。
俺答就此收服卜儿孩带至青海的永谢布部民,并将这部分人马送给了永谢布部万户,也是六弟博迪达喇的长子,回程途中,又命两个儿子率领七千骑兵,从黄羊河南夏青海驻守。
自此,鞑靼土默特部众开始在青海巡查、驻牧。
俺答率领的西征大军回到鄂尔多斯后,阿拉克大汗博迪亲自前来迎接。
随后在成吉思汗八白室陵寝前召集蒙古各部,授予俺答“土谢图彻辰汗”的称号,鞑靼右翼的济农俺答便成为了拥有汗号的真正“副汗”,史称“阿勒坦汗”或“俺答汗”。
左翼的鞑靼大汗从此仅对其保留名义上的宗主权,右翼的实力得到了左翼大汗的承认。
经过三次的西征战役,俺答汗已经初步展现出成吉思汗一系的血脉之力,这也让同族产生了深深的忌惮。